:::
共 8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兩色光鰓雀鯛(雙斑光鰓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romis margaritifer (Fowler, 1946)
體為橢圓型,被大型櫛鱗;眶前骨及眶下骨下緣裸出。各鰓蓋骨邊緣平滑,均無鋸齒;背鰭及臀鰭基底均具鱗鞘。尾鰭為尖細的叉型,基部上、下緣各有2枚游離棘,其上下葉鰭條呈絲狀延長。魚體色彩一分為二,體側的背鰭軟條部中央之前為黑褐色,之後為白色;胸鰭基部有一大形黑斑。
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及西澳洲。
棲息於礁地或大型礁石斜面,通常出現於珊瑚群生之處,日行性,晝間常呈小群盤旋於礁盤上,以浮游動物為主食。
體長一般約6、7公分,屬於小型雀鯛,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史氏刻齒雀鯛(史氏金翅雀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hrysiptera starcki (Allen, 1973)
體呈長橢圓型,側線末端有1或2枚鱗片,尾鰭凹型。眶下骨有鱗,鰓蓋諸骨及眶前骨,眶下骨之邊緣均光滑無鋸齒。頜齒2行,側扁,齒端略呈圓弧狀。魚體底色為寶藍色,頭部、背部及尾鰭為鮮黃色,胸鰭基部有1小黑斑。
為反赤道分布,亦即另在西太平洋之新卡里多尼亞到澳洲之昆士蘭及台灣、琉球,台灣目前只在南部及蘭嶼等離島處有發現,常在礁區外緣水深較深處20公尺。本屬全球共有31種,台灣產8種。
生活於水深25~52公尺的沿岸區,棲息地為岩礁區海域,喜在砂石環繞處,單獨或呈小群出現,於接近海底數公尺間覓食浮游動物,體長約為6~7公分左右,屬於小型雀鯛,並不常見的種類,外型色彩艷麗,為受人喜愛的觀賞魚。
由於色彩艷麗,常被捕撈作海水觀賞魚,而其數量又甚稀少,故有滅絕之虞。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黃背寬刻齒雀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不及體高之1.5倍。吻短而略尖。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單列,齒端扁平而具缺刻。眶下骨裸出,後緣則平滑;前鰓蓋骨後緣亦平滑。體被大櫛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5-17個。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呈尖形,硬棘XIII,軟條12-16;臀鰭硬棘II,軟條14-15;胸鰭鰭條16-18;尾鰭叉形,末端呈尖形,上下葉外側鰭條不延長呈絲狀。體呈灰褐色至鮮黃色;各鰭淡色至淡黃色;胸鰭基底上方無小黑點。
|
藍黑新雀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2-2.6倍。吻短而鈍圓。口中型;兩頜齒兩列,小而呈圓錐狀。眶前骨具鱗,眶下骨具鱗,下緣平滑;前鰓蓋骨後緣多少呈鋸齒。體被櫛鱗;鼻部具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7-18個。鰓耙數22-24。背鰭單一,軟條部略延長而呈尖形,硬棘XIII,軟條11-12;臀鰭硬棘II,軟條11-12;胸鰭鰭條17;尾鰭深叉形,上下葉末端延長呈絲狀。體呈金屬綠至黑色;鰓蓋上緣近側線處具一大黑點。背、臀鰭後半部有時為淡白至黃色,通常僅在背鰭基底末端具一個白色斑點;胸鰭透明,基底上緣具一小黑點;尾鰭基部暗褐色,且延伸至上下葉之外緣,中間部分則為淡白至黃色。
|
紋圓雀鯛(二間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Dascyllus reticulatus (Richardson, 1846)
幼魚體色白,兩條黑色橫帶較細,黑白分明,在背鰭起點經鰓蓋到腹部,另一條則在近尾柄處;隨成長後魚體色變暗,黑帶變寬,尾柄之黑帶變不明顯。體高、體型略呈圓盤形,其背鰭具12棘,14~16軟條,臀鰭軟條14,胸鰭軟條19~21,側線鱗20。
南太平洋至印度洋,台灣南北部之珊瑚礁區均可見到;水深1~50公尺。本屬魚全球約有9種,台灣產4種。
幼魚及成魚都生活在珊瑚叢中,特別喜歡鹿角狀珊瑚,幼魚甚少遠離珊瑚,只有成魚可至較高或較遠之水層中覓食,平時以藻類、浮游動物為食,有明顯之領域行為,當敵人入侵時,會發出咕咕聲,成魚在警戒或繁殖時體色變暗,僅背部一塊區域未變暗。
不具食用及觀賞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丹氏細鱗雀鯛(厚殼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eixeirichthys jordani (Rutter, 1897)
為雀鯛科中不論在形態及生態上均較獨特的一屬。它們的體型最長,體高為體長的2.6~2.9,體色最銀白,鱗片小,上面有藍點或形成細縱線,在胸鰭的基底有1黑斑。背鰭棘13,軟條11~13;臀鰭棘2,軟條13;胸鰭軟體18或19;側線鱗28~32;鰓耙數27~31。最大體長約11公分,數量少。
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主要從東非及紅海到中國、台灣及南日本,棲息的水域可能在20公尺以下,常由底拖網拖獲,唯數量甚少。本屬全世界有1種,台灣亦產。
因多係由底拖所採獲,故其棲地應可及於沙泥底質或海草床。
無經濟價值。
T0000000001--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T0000000020--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T0000000101--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T0000000090--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T0000000111--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T0000000116--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T0000000171--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T0000000423--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T0000000319--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T0000000476--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T0000000351--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T0000000479--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黑褐新刻齒雀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7-2.0倍。吻短而略尖。眼中大,上側位。口小,上頜骨末端不及眼前緣;齒兩列。眶下骨被鱗,後緣則平滑;前鰓蓋骨後緣亦平滑。體被櫛鱗;鼻端具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5-17個。背鰭單一,軟條部延長而呈絲狀,硬棘XIII,軟條13-14;臀鰭硬棘II,軟條13-15;胸鰭鰭條18-19;尾鰭深叉形,下葉外側鰭條延長呈絲狀。成魚體呈黃褐色;背、臀鰭後半部、尾柄和尾鰭偏黃色;腹鰭黑色;胸鰭基底上方具黑點;眼下及前鰓蓋骨具明顯黑色橫帶。幼魚體色全黃,體側具兩黑色縱帶。
|
李氏波光雀鯛(黑邊波光鯛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omachromis richardsoni (Snyder, 1909)
體為延長型,體被中大型櫛鱗,鼻部覆鱗達眼眶前,眶下骨及吻部裸出無鱗,眶下骨邊緣及前鰓蓋骨後緣具有小鋸齒,其它鰓蓋諸骨邊緣平滑。齒單列有缺刻。體為暗褐色,腹部白色,背鰭軟條部及臀鰭基部淡色,胸鰭上緣有一明顯黑斑,尾鰭中段半透明,上下緣黑色,體長可達12公分,為中小型雀鯛。
琉球至斐濟群島間熱帶太平洋海域。
生活於水深10~20公尺的海域,棲息地為珊瑚礁,通常於礁體斜面旁活動,少見的種類。
無食用及觀賞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白帶固曲齒鯛(白帶椒雀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lectroglyphidodon leucozona (Bleeker, 1859)
體為卵圓型,側扁且高;鼻端覆鱗達鼻孔,眶下骨被鱗,眶前骨與眶下骨之間無凹刻,前鰓蓋骨與眶下骨邊緣平滑無齒;頜齒1行,齒長有切緣,側線中斷,尾鰭凹入。體色成魚(5~9公分左右)為一致的黑褐色,體側中央有一白色帶掠過,胸鰭基部有1小黑斑;幼魚(3公分左右)為鮮黃色,軀幹中央直橫列1條白色寬帶,背鰭中央位置有1大眼斑,最大體長9公分左右,屬於小型雀鯛。
熱帶印度至西太平洋之間海域。
棲息於水深0~2公尺間的岩礁區海域,喜在波浪平靜稍起伏處之暴露區活動,以海底藻類為主食,在台灣南部較常見到,幼魚體色鮮艷,被當作水族觀賞魚類,成魚外貌平凡。
小型魚類,無經濟價值。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隆頭魚亞目(Suborder Labr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雀鯛科(Family Pomacentridae)
|
三斑圓雀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呈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1.4-1.6倍。吻短而鈍圓。口中型;兩頜齒小而呈圓錐狀,靠外緣之齒列漸大且齒端背側有不規則之絨毛帶。眶前骨具鱗,眶下骨具鱗,下緣具鋸齒;前鰓蓋骨後緣多少呈鋸齒。體被櫛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7-20個。鰓耙數23-25。背鰭單一,軟條部不延長而呈角形,硬棘XII,軟條14-16;臀鰭硬棘II,軟條13-15;胸鰭鰭條18-21;尾鰭內凹形,上下葉末端略呈圓形。體色呈暗褐色到黑色;體側中央兩側具一淡色斑點,頭背上另有一淡色斑點。幼魚時體色暗,斑點泛白;隨著成長,體色漸淡,斑點亦變淡,甚至消失。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