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751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明珠暗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萬乘:一萬輛兵車,指天子,也指大國。乘,音ㄕㄥˋ,量詞,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 (7) 容:裝飾,雕飾。 (8) 隨侯之珠:傳說中隨侯所得的寶珠。隨侯,隨國的國君。也作隋侯。〔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鄒陽》
網漏吞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簡易。觚,音ㄍㄨ,多棱角的器物。圜,音ㄩㄢˊㄝ同「圓」。見「破觚為圜」。 (2) 斲雕而為朴:去除雕飾而變為樸實。朴,同「樸」。見「斲雕為樸」。 (3) 吞舟之魚:能吞舟的大魚。比喻犯大罪的人。見「吞舟之魚」。 (4) 烝烝:純厚寬大。 (5) 黎民:百姓、民眾。 (6) 艾安:寧息、安定。艾,音|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飾的。如:「彫牆」、「彫弓」。
白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文學創作的表現手法。不加雕飾,不用典故,使用簡練的筆墨進行描述。
綺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雕飾精美的窗子。《文選.左思.蜀都賦》:「開高軒以臨山,列綺窗而瞰江。」唐.王維〈雜詩〉:「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張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詩人二十六家的詩一百三十二首,其中有張繼詩三首。高仲武評雲:“員外累代詞伯,積習弓裘。其于為文,不自雕飾。及爾登第,秀髮當時。詩體清迥,有道者風。如‘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可謂事理雙切。又‘火燎原猶熱,風搖海未平’,比興深矣。”從評語看來,可知他家世代是詩人,現在我們已無法知道他是誰的子孫。他的詩見於《全唐詩》者,只有四十餘首,其中還混入了別人的詩。但宋人葉夢得曾說:“張繼詩三十餘篇,余家有之,”(《石林詩話》)可知他的詩,在南宋時已僅存三十餘首了。作品在唐代詩人中,張繼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唐詩品匯》把他的...
歸有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王慎中、茅坤、唐順之等人起來抵制,提倡唐宋古文,被稱為唐宋派,實際上領導人是歸有光。他主張文章不要雕飾太甚,應當恬適自然。有人把歸有光與歐陽修相比,推崇他為明代第一散文大家。直到清代,方苞、姚鼐等人,也對歸有光交口稱讚。歸有光反對擬古,多從形式著眼,並沒有達到內容上的真正革新。他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大多是應酬文字,也有些是對當時政治的不滿,表現對人民的同情。有些寫景、記敘的文章,即事抒情,真切動人,篇幅短小,言簡意賅,結構精巧,波折多變。 評價游國恩先生在評價歸有光散文特色時說:「他把生活瑣事引到載道的古文中來,使古文更...
沈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文學觀點3 著作4 評價 生平沈約(四四一~五一三),字休文,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縣)人,南朝著名的史學家和文壇領袖。沈約歷仕宋齊二朝,後助梁武帝登位,封建昌縣侯,官至尚書令。 文學觀點在文學創作上,沈約是永明體的主要開創者和領袖,注重聲律對偶以及文字雕飾,已至於詩風較為浮靡。基本上,沈約在文學理論上的重要貢獻,是總結前人聲韻研究的成果和詩歌創作運用聲律的實踐經驗,於是創立了聲律論,並且提出四聲(平、上、去、入)和八病(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之說。他曾撰寫《四聲譜》(已佚),專門...
平鋪直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曲折雕飾,只按次序平淡的敘述。清.錢謙益〈讀蘇長公文〉:「吾讀子瞻司馬溫公行狀,富、鄭公神道碑之類,平鋪直序如萬斛水銀隨地涌出,以為古今未有此體。」也作「平鋪直敘」。
高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門、盧龍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在此前後,曾在宋中居住,與李白、杜甫結交。其詩直抒胸臆,不尚雕飾,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1. 開元二十年前,謀事不成,困守宋中,是詩歌創作開始時期;2. 開元二十年至天寶八載,首次出塞,浪遊無成,為創作極盛時期;3. 天寶八載至十四載,側身下僚,從戎入幕,創作才能繼續得到發揮;4. 至德元載(756)後,仕途得意,雖然也寫過一些佳作,但總的說來,較前三個時期遜色。評價:《舊唐書•高適傳》說:「有唐已來,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著作:有《高常侍集》、《中興間氣集》等傳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