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7.56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物體兩面相交所形成的一個頂角。如:「稜角」。
似是而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孟子.盡心下》:「惡似而非者。」表面相似而實際上卻不然。漢.王充《論衡.死偽》:「世多似是而非,虛偽類真,故杜伯、莊子義之語,往往而存。」《後漢書.卷三.肅宗孝章帝紀》:「夫俗吏矯飾外貌,似是而非,揆之人事則悅耳,論之陰陽則傷化。」
束手無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問題時,毫無解決的辦法。《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小姐已是十死九生,只多得一口氣了,馬少卿束手無策。」《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那船上管船的舵工,押船的朝奉,面面相覷,束手無策。」也作「束手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帶負電的電子所構成。電子分成圍繞原子核做高度旋轉。由於原子核所帶的正電荷和電子所帶的負電荷在數量方面相等,所以物體就不顯示帶電現象。但是,由於某種外力作用,使離原子核較遠的外層電子擺脫了原子核的束縛,從一個物體跑到另一個物體,這樣就使物體帶電。所以,電是電子與質子之間產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2. 關於電的發明具有相當漫長的歷史。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18世紀時西方開始探索電的種種現象。透過無數的科學家努力,人們逐漸認識到空中的閃電與地面上的電是同一件事。...
稜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兩面相交所形成的線。在地形學上,山的最高點連接成的線稱為「稜線」。如:「稜線圖」、「稜線縱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容器與外面相通的地方。[例]瓶口、槍口、碗口
後設分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對於相同主題的研究再研究對象、研究方法上有所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研究結果。即使研究對象、方法等方面相同,但因為研究定義、研究工具、統計分析方法不同,也會造成不同的結果,甚至是相反的結果。後設分析計算出每一研究結果的效果值,因為效果值是兩組分數差異情形的標準分數,所以可以相互比較,也可以累加平均,計算出來的所有研究結果的平均效果值可以做為綜合解釋與推論的依據,提高研究結論的準確度。目前後設分析除了用在綜合分析研究發現之外,同時也用在考驗不同特徵的研究與效果值之間的關聯,意即效果值是否會因為研究對象、地點、時間、工具、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逆,對面。《儀禮.既夕禮》:「若無器,則捂受之。」唐.賈公彥.疏:「捂即逆也,對面相逢受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木材的兩面相接的部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時間上較晚或位置上與前面相對的。通「後」。[例]午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