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1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事情達到預定目標。與「敗」相對。[例]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
教學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評量(instructional evaluation)指有系統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加以分析處理之後,再根據預定之教學目標給予價值判斷的歷程。以下有各種不同評量模式的簡單說明。(一)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1.形成性評量(formative evaluation):是用於教學歷程中途所實施的,在性質是相當於現在中小學的段考。它的目的,對教師而言是藉此獲得教學歷程中連續性的回饋,隨時知道學生們學習的成敗情形,據以做為隨時修正自己教學策略的參考。2.總結性評量(summative evaluation):是用於教...
逾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超過規定、或約定的時間。如:「請參加活動的人員準時在預定地點集合,逾時不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把預定時間往前移。如:「提前」、「提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事情沒有達到預定目標。與「成」相對。[例]失敗、不計成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較原時間提前的,未到預定時間的。如:「早退」、「急什麼,離開演的時間還早呢!」《左傳.宣公二年》:「盛服將朝,尚早,坐而假寐。」
臨時動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開會時,不屬預定的議事程序中,所提出的建議。如:「主席說:『如果沒有臨時動議,我就要宣布散會了。』」
教學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模式為一種有目的、有意義、有系統之程序。教學必然也要注重教學模式之應用。教學方法,亦即教師善用適當的材料,有系統、有組織地去引導、刺激、鼓勵和指導學生們,以達到預定學習目標之程序。有效教學模式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技能及好的學習態度,更能使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樂在其中。教學雖因目標、內容、對象、時間等因素之不同,而有不同方法與技術,但仍有一定的模式:1.教學目標(instruction objectives):教學目標是在教學過程中,所預期要達到之教學效果。亦即教師
啟發式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教學方法。主要採取認知論所強調的歸納式思考模式。在教學歷程中,先讓學生了解學習目標與問題情境;然後經由討論、假設、比較、探索、試驗等活動,主動尋求結果或答案;最後再按預定目標對結果予以評價。在此歷程中,教師僅只是資源供應者,並不直接提供答案。
不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忽然,非在預定時間內。如:「不時著陸」。《水滸傳》第六回:「不時見一個人影來,喝道:『有暗算的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