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4.10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表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表露出來的徵象。《史記.卷一二八.褚少孫補龜策列傳》:「會上欲擊匈奴,西攘大宛,南收百越;卜筮至預見表象,先圖其利。」《續漢書志.第一○.天文志上》:「言其時星辰之變,表象之應,以顯天戒,明王事焉。」
料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預料、預見、預想
科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科學上的新發現或新成就為根據,幻想預見未來的一切,常與各種不同形式的藝術結合表現。如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等。
意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先料想到的。元.周密《癸辛雜識.續集卷上.宋彥舉鍼法》:「邱嘗治消渴者,遂以酒酵作湯飲之而愈,皆出於意料之外。」
教育未來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者進行專門研究,在一些大學還開設了多種未來問題課程,有些大學還授予未來學研究學位。馬克思主義重視科學預見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馬克思主義在對未來世界的預見是在認識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的基礎上進行的。K.馬克思、F.恩格斯在論述共產主義制度必然勝利的同時,提出了共產主義社會教育的基本設想,認為那時的教育,將擺脫剝削階級影響,擔負起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的任務。中國對教育未來學的研究,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同時有分析地吸取外國教育未來學研究中有科學...
萊布尼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他和笛卡爾、巴魯赫·斯賓諾莎被認為是十七世紀三位最偉大的理性主義哲學家。萊布尼茲在哲學方面的工作在預見了現代邏輯學和分析哲學誕生的同時,也顯然深受經院哲學傳統的影響,更多地應用第一性原理或先驗定義,而不是實驗證據來推導以得到結論。萊布尼茲對物理學和技術的發展也做出了重大貢獻,並且提出了一些後來涉及廣泛——包括生物學、醫學、地質學、機率論、心理學、語言學和信息科學——的概念。萊布尼茲在政治學、法學、倫理學、神學、哲學、歷史學、語言學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由於萊布尼茲曾在德國漢諾瓦生活和工作了近四十年,並且在漢諾瓦去世,為...
內在的教育目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的有其連貫性,人類的生活有其連續的過程,而教育目的也有其連貫的歷程,此時杜威提出了一段言論:目的為預見的的結果,起於活動的歷程之內,用以增加活動的意義,指導活動進一步的歷程。也就是說明了他認為教育沒有永恆的目的,目的是產生在生活不廷變化的過程中,是指導我們生活的方針,是人類生活的理想與結果。(註1) 對於傳統目的之批評傳統生活中,常以固定不變的教育目的作為亙久不變的真理,因此提出了幾項批評,傳統的教育目的中,不能在一個情境下,促使我們的智慧產生激發,卻會讓人呆坐在原地,任人指揮;在傳統中,也常常無法與情境發生連結,因此...
網路人際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網路人際關係的重要雲端科技挾帶著強大的互動性功能與個人化服務進入了教學現場,開啟學習的另一扇門,因此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在網路上溝通互動的情形越來越頻繁,網路人際關係也因而成為數位學習的新興議題。而Web 2.0時代與教育雲端的到來,預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人際溝通與生活需求,需透過網路來進行。面對網路思維化時代的來臨,在教育上的評估也需要同時關注到學習者在網站上的人際互動與學習成效。 網路人際關係對學習的影響1.在學習理論上,人際關係對學習動機有關鍵性影響;在實際研究以Web2.0概念進行的線上教學課程、b...
先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先預見。《文明小史》第二九回:「起先替家裡的人說得太矜張了,不好改口,又恐被那王家表弟所笑,卻頗佩服這表弟的先見。」
意思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人對於構成犯罪的事實,可預見其發生而使其發生且不違其本意,以故意論,稱為「意思主義」。也稱為「希望主義」、「意欲主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