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9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杜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察覺,還自以為行蹤隱秘,心裡十分得意.兩年後,杜牧被徵為監察御史,分司東都,牛僧孺在中堂設宴為他餞行。酒宴間,牛僧孺勸告他說 : "以你的氣慨才學,今後必然平步青雲,只是不要過於縱情聲色,把身體弄垮了。"杜牧聽了,為自己掩飾道:"我平時很注意約束自己,相公不必多慮。" 牛僧孺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命侍兒取出一隻小箱.打開書箱,裡頭滿滿一箱都是街卒們的密報,上面寫的都是"某天晚上,杜書記去某家倡樓,平安無事"之類的話。杜牧看了,這才知道牛僧孺一直派人暗中護隨,自己的行跡他一清二楚,不由滿面羞慚,向牛僧孺泣拜致謝...
折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有座灞橋,古人餞送友朋至此,常折柳贈別,以表達依依之情。見漢.無名氏《三輔黃圖.卷六.橋》。後用以借指送別或餞行。明.葉憲祖《易水寒》第三折:「謾向燕河還折柳。死別共生離,一旦休!」
賀知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忍心再以國事相煩勞,便同意他的請求。賀知章請辭獲准,臨出都門時,玄宗下令皇太子和朝廷百官為他賦詩餞行。為了表示惜別,玄宗並親自寫了一首(送賀知章歸四明)詩送給賀知章:  遺榮期入道,辭老竟抽簪﹔  豈不惜賢達,其如高尚心。  寰中得秘要,方外散幽襟﹔  獨有青門餞,群英悵別深。  意思是說:拋棄榮華去當道士,辭官告老回鄉隱居﹔我難道不惋惜失去賢明的大臣,實在是不忍拂逆他高尚的心志!他在人間得到了修仙的秘術要領,如今要到世外去安享清福﹔這次在東門外的餞行
臨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將出發時。唐.孟郊〈遊子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初刻拍案驚奇》卷二○:「諸人各各流涕、戀戀不捨,臨行又自再三下拜,感謝劉公夫婦盛德。」
帳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搭帷帳以設餞行酒席。唐.王維〈觀別者〉詩:「都門帳飲畢,從此謝親賓。」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詞:「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也作「張飲」。
門生故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生和舊時部下。《後漢書.卷七四上.袁紹傳》:「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次日門宴餞行,邀請郡中門生故吏,各官與一時名士畢集,俱來奉陪崔縣尉。」
祖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餞行。《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下.高彪傳》:「時京兆第五永為督軍御史,使督幽州,百官大會,祖餞於長樂觀。」《南史.卷四七.虞玩之傳》:「玩之東歸,儉不出送,朝廷無祖餞者。」
移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宴飲時,移位到他人酒席上喝酒。亦用以指人移動所在位置。北周.庾信《周宗廟歌.皇夏》:「受釐撤俎,飲福移樽。」《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在會諸人,都做了詩。又各家移樽到博士齋中餞行。」也作「移尊」。
庖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廚師。《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少刻,庖人進魚膾。」《儒林外史》第四四回:「雷太守送了代席四兩銀子,叫湯衙庖人備了酒席,請湯鎮臺到自己衙署餞行。」
臨江折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臨江閔王劉榮受漢帝召見,在北門餞行之後,登車而出,不料車軸折裂,送行者皆以為不祥之兆。劉榮至京後果然自殺。典出《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臨江閔王劉榮傳》。比喻不吉利的徵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