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23.35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泛稱同類中的首領。如:「萬獸之王」。唐.杜甫〈前出塞〉詩九首之六:「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西遊記》第一回:「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首領、帶頭的人。[例]罪魁禍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首領。如:「頭目」。
天涯海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仍少融合。直到東晉,因為政治重心南移,南方民族才擴大和北方漢族的接觸及融合。梁朝末年,南方少數民族的首領被稱為「酋豪」或「洞主」,陳武帝在梁末時歷任西江督護、高要太守等職,久居嶺南,與這些少數民族的領袖多有聯繫。所以陳武帝還在梁朝為相時,為鞏固在南方的統治權利,便命徐陵代為致書,邀請這些酋豪洞主及其子弟,到建康當官或做客,同時做為人質。徐陵在文中先寫如今天下無事,自己(陳霸先)位居相位,備極尊榮,追想故人,只可惜一在天涯,一在地角,相隔遙遠,思念卻不得見,因此盼故人或其子弟能來朝中遊宦做客。後來「天涯海角」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偏僻或相距遙遠的地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突破。如:「潰陷」、「潰圍而奔」。明.宋濂〈秦士錄〉:「突圍潰陣,得保首領乎?」
一勞永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哀帝建平年間,匈奴首領單于上書,表示願意向漢朝進見、進貢。當時正好哀帝有病在身,有些大臣們就說,以前在宣帝、元帝時,單于進見,國家就發生了變故。皇上陷於兩難,與公卿們研商後,決定不允許匈奴進見。這時,揚雄上書諫言,內容是說:單于上書請求進見,而國家卻不允許,與匈奴之間的仇怨就會從此開始。因而列舉了秦朝以來對於匈奴問題的處理,總是花費了許多心力、財力和物力,才得以解決。並不是前朝樂於花費大量的資源,去和匈奴周旋,而是因為如果不經過一次的勞苦,就無法得到安逸;不花費短暫的財力、物力,就得不到永久的安寧。而匈奴一直是中國歷來最大的問題,前朝一向很重視,所以現在也不應該輕視。既然匈奴願意進見,就不應...
馬首是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回去準備船隻渡河。秦國看聯軍集中在涇水邊,派人在涇水上游下毒,因此而毒死了不少聯軍士兵。鄭國軍隊的首領子蟜非常生氣,率先出兵和秦軍交戰,各國軍隊也跟著開打,但開戰好一段時間都攻不下來。這時,晉國中軍將領荀偃下令說:「我們等天一亮,雞一叫就出征,做好填井毀灶的善後工作,然後跟著我的馬行動,我的馬頭朝向哪裡,你們就跟著哪個方向走。」下軍的將領欒黶一向和荀偃處不來,聽了荀偃的話不服氣地說:「晉國從沒有人下這種命令,我偏要把馬頭向東回國。」欒黶說完把馬頭一調就走,他的部下也跟著撤兵。荀偃看到這種情況,很後悔下了這道命令,造成自家軍隊的分裂,心想這樣非但不能打勝仗,還可能會敗北,只好下令撤軍回國,結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不斷加大這些洞穴,甚至一個洞穴有好幾個入口、地道和內室。牠們社會組織鬆散,個頭大,年輕的獾就是首領。獾的幼兒非常頑皮吵鬧,長大後卻會變得相當安靜,生活在一個一切以氣味支配的世界裡。每年春天為繁殖期,母獾一次可以產下五隻幼獾,但是儘管有母獾照顧,但許多幼獾卻不到一歲就死亡。(註1)2. 獾的臉上有條狀花紋,鼻子突出,牠們幾乎都在夜間活動, 所以與人們見面的機會不多。獾的作息相當有規律,每天天黑以後,牠們就會沿著老路去覓食。牠們找到甚麼就吃甚麼,但蚯蚓和昆蟲是主要的食物,儘管獾部冬眠,但是到了冬季牠們會整天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告狀、控告。如:「起訴」、「上訴」。《漢書.卷十.成帝紀》:「刑罰不中,眾冤失職,趨闕告訴者不絕。」《新唐書.卷一一六.王綝傳》:「始,部中首領沓墨,民詣府訴,府曹素相餉謝,未嘗治。」
正中下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à huái釋義︰即「正中下懷」。見「正中下懷」條。 01.《二刻拍案驚奇.卷七》:「行(ㄏㄤˊ)首領命,就喚將薛倩來侍著。東老正要問他來歷,恰中下懷,命取一個小杌子,賜他坐了。」 參考詞語︰正中己懷注音︰ㄓㄥˋ ㄓㄨㄥˋ ㄐ|ˇ ㄏㄨㄞˊ漢語拼音︰zhèng zhòng jǐ huái釋義︰即「正中下懷」。見「正中下懷」條。 01.《紅樓夢.第六○回》:「夏婆子聽了,正中己懷,忙問因何。」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