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擊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打拍子。又用於表示得意或讚賞之意。《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此乃管絃之至,牙、曠之調也。雖非鍾期,敢不擊節。」唐.白居易〈琵琶行〉:「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汙。」
北轅適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南轅北轍」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1>欲攻邯鄲2>,季梁3>聞之,中道而反4>,衣焦不申5>,頭塵不去6>,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7>,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8>。』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9>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10>,舉欲信11>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12>,王之動愈數13>,而離王14>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注解〕 (1) 魏王:指戰國時魏國君王魏圉,生卒年不詳...
北轅適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南轅北轍」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1>欲攻邯鄲2>,季梁3>聞之,中道而反4>,衣焦不申5>,頭塵不去6>,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7>,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8>。』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9>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10>,舉欲信11>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12>,王之動愈數13>,而離王14>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注解〕 (1) 魏王:指戰國時魏國君王魏圉,生卒年不詳...
攻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心理戰術征服敵方。如以德化、智略服敵,或以散播謠言瓦解對方軍心等。《三國志.卷三九.蜀書.馬良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白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指三國時馬良馬良其眉中有白毛,故稱。又因馬良兄弟五人並有才名,而馬良最為傑出,後也稱眾人中較優秀傑出的人才。唐.李白〈對雪奉餞任城六父秩滿歸京〉詩:「季父有英風,白眉超常倫。」《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先生大才,又是尊府白眉,今日幸會,一切要求指教。」
用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調用人馬從事作戰。《三國志.卷三九.蜀書.馬良傳》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曰:「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紅樓夢》第七三回:「倒是用兵最精的,所謂『守如處女,脫如狡兔』,出其不備之妙策也。」
大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重用。《三國志.卷三九.蜀書.馬良傳》:「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優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遇優厚且禮貌周到。《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上以我先帝舊臣,每進見常加優禮,吾而不言,孰當言者?」《三國演義》第五二回:「馬良至,玄德優禮相待,請問保守荊襄之策。」
談過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以為前皆非是,如劉向言。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 (2) 傅會:牽強、附會。〔參考資料〕 《三國志.卷三九.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馬良》良弟謖,字幼常,以荊州從事隨先主入蜀,除緜竹成都令、越嶲太守。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猶謂不然,以謖為參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
北轅南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南轅北轍」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魏策四》魏王1>欲攻邯鄲2>,季梁3>聞之,中道而反4>,衣焦不申5>,頭塵不去6>,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7>,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8>。』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9>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10>,舉欲信11>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12>,王之動愈數13>,而離王14>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 〔注解〕 (1) 魏王:指戰國時魏國君王魏圉,生卒年不詳...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