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2.573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走的駱。明.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六齣:「似明出塞,琵琶在懷,珍珠偷灑。」
單峰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駱科。只有一個背峰。性耐熱耐旱,產於中東地區。
荊棘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國土淪喪後殘破的景象。參見「銅荊棘」條。宋.陸游〈醉題〉詩:「只愁又踏關河路,荊棘銅使我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的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哺乳綱偶蹄目駱科。產於南美,頸部甚長,一如駱而形略似羊,肉、乳可供食用,其毛可製織物,較羊毛直而厚,易屈撓,富彈性,多生長於海拔四千公尺以上的高地草原。
Scorpaenopsis diabolus (Cuvier, 1829)
體延長,側扁,眼後至背鰭前部隆起。頭粗大,棘稜顯著。口大,前位,斜裂。齒細小,上下頜、鋤骨均具絨毛狀齒帶,腭骨則無齒。鱗小,體被櫛鱗,胸部被圓鱗,腹部具櫛鱗和圓鱗。背鰭連續,硬棘部基底長於軟條部基底,鰭間有一缺刻;胸鰭寬圓,伸達臀鰭;腹鰭胸位,伸達肛門;尾鰭圓截形。體色及斑紋會隨環境而變化,通常底色由灰色到灰白色,其間散在不規則的褐色到紅褐色斑塊;胸鰭基部內側呈橘黃色,其中散在褐色圓斑,上方另具一小黑斑;尾鰭2紅褐色橫紋;腹鰭黑褐色,鰭棘上有白色斑紋。
西起非洲東岸,包括紅海,東迄南太平洋,北起日本,南達澳洲海域。
珊瑚礁或岩礁區之肉食性魚,分布範圍很廣,潮間帶、亞潮帶、潟湖區或藻床區皆可見其蹤跡,棲息深度可達70公尺。習於利用多變的體色和斑紋,以及體表許多小皮瓣與四週環境形成擬態,伺機捕食小魚或甲殼類。背鰭硬棘及頭部稜棘具毒性,是其重要防衛武器。
中型之食用魚,唯產量不高,無明顯之盛漁期,一般以薑絲煮湯食之。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鮋目(Order Scorpae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鮋亞目(Suborder Scorpaen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鮋科(Family Scorpaenidae)
背鱸(老鼠斑,敏魚,扁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romileptes altivelis (Valenciennes, 1828)
體甚高,眼後之頭背明顯凹入;後鼻孔呈長裂狀,口齒缺犬齒;背鰭鰭條較高具10棘,胸鰭基底上方有1皮瓣。體淡褐色,有黑色圓斑散在。長可達60公分。
南日本,台灣及印度洋。
棲息珊瑚礁淺水處,以手釣捕獲。
食用及觀賞用,為水族館常見之魚種。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鮨科(Family Serranidae),Seabass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向前彎曲拱起的樣子。例:行路背,看起來盡無精神。(走路著背,看起來相當沒精神。)
太平洋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豚的分類眾說紛云,可能有五種之多,目前只分為兩種:印太洋海豚與大西洋海豚。而印太洋海豚已確定有兩個不同的族群:分布在印尼蘇門答臘西部的族群,具有明顯的背部隆脊;而東部的族群則只長有較明顯的背鰭,背部並無隆起。別名:中華白海豚、斑海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Lama guanicoe (Muller, 1776)
頭小、頸長、四肢修長,毛長而絨,其中胸部、體側和大腿的毛較長,前腿內側有無毛的硬皮,背部暗黃褐色,腹部白色,臉黑色;頭軀幹長120~225公分,尾長15~25公分,肩高90~130公分,體重100~120公斤。
祕魯南部到阿根廷東部。
棲息在山區或平地乾燥、開闊的地區,部分族群會因冬季降雪或乾旱而有水平或垂直遷移的現象,快跑時速可達56公里,食物包括草、嫩莖葉等,以家庭為單位聚居,一群平均16隻個體,包括1隻雄,幾隻雌和不到 15個月大的小;不遷移的群體會終年防衛一塊平均29.5公頃的領域,不論性別,小在13~15個月大時會開始被趕出群外,沒有領域的雄會暫聚在一起,學習取得競爭優勢的技巧,並隨季節遷移;雌每2年生殖1次,在阿根廷族群的交配高峯在2月,懷孕期345~360天,一胎1仔,出生時體重8~15公斤,出生後立即可跟隨母走動,6~15個月斷奶,12~24個月性成熟,但要到36個月以後才會達到成體體型,圈養下...
哺乳動物綱(Class Mammalia)
偶蹄目(Order Artiodactyla)
科(Family Camelidae)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