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37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設身處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禮記》的〈中庸〉篇中有一章是魯哀公向孔子問政的記載,其中有一段孔子的答語是:「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脩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這整段的意思是說:「凡是治理天下國家有九種經常不變的綱領,那就是:修養己身,尊重賢人,愛護親人,禮敬大臣,體恤眾臣,愛民如子,招徠百工,安撫遠人,懷柔諸侯。」宋朝朱熹替「體群臣」的「體」所作的注解是:「設以身處其地而察其心也。」意思就是:設想自己處在他人的地位或情況中,來明察他們的內心。後來「設身處地」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假想自己處在他人地位或情況中。
不約而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載,漢武帝時,朝中兩位大臣嚴安和徐樂上書,文中對秦朝的滅亡有所評論。他們認為秦始皇在取得政權後,不但沒有體恤民情,予民休息,反而好大喜功,不斷發動戰爭,造成社會更加不安定,賦稅更加的沉重,民不聊生,屍骨遍地。於是在秦始皇死後,天下群雄並起,紛紛領兵抗秦。而這些豪傑之士其實原只是一般的平凡百姓,非王公貴族之後,沒有任何權勢,也沒有精良武器,這些人之所以「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是因為秦的苛政使民心思變,叛軍的勝利完全是時勢所趨。此處「不謀而俱起,不約而同會」,指沒有事先商量就一起行動,沒有事先約定就一起會合,後來「不約而同」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
不翼而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翼而飛」原作「無翼而飛」。據《管子.戒》記載,春秋時,齊國國君齊桓公有年春天打算去東海邊出遊,再轉往南邊。消息傳出後,有人便說:「桓公這次出遊,有如古代賢王出巡。」桓公聽了十分不解,便請教大臣管仲這話是什麼意思。管仲說:「古代賢王春天出巡是為了體恤民情,視察農事是否順利,這關乎國家的民生大計,而不是為了遊玩。如果為了遊玩而勞民傷財,必定會引起民怨,導致滅亡。」桓公聽了一直點頭稱是。管仲又勸諫桓公說,他貴為君王,所說的話傳播速度很快,即使沒有翅膀也會一下子飛到千里之外,告誡他一定要謹言慎行。後來「不翼而飛」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消息、言論等不待推廣便迅速傳播,後來則多於比喻物品無故遺...
有腳陽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詞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似詞6 反詞 詞義能愛民之父母官。就像陽光輝輝的春天長了腳一般。 出處開元天保遺事有腳陽春:「時人咸謂璟為有腳陽春,言所至之處,如陽春煦物也。」璟,即宋璟。 用法用以形容地方官之勤政愛民。 例句本任市長推動市政建設,改善交通,體恤民生,可謂有腳陽春。 似詞民之父母/甘雨隨車/仁民愛物/澤及百姓/愛民恤物/視民如傷 反詞當道豺狼
憐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體恤、矜恤
體貼入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體物入微注音︰ㄊ|ˇ ㄨˋ ㄖㄨˋ ㄨㄟˊ漢語拼音︰tǐ wù rù wéi釋義︰猶「體貼入微」。見「體貼入微」條。 01.清.方南堂《輟鍛錄》:「詩人體物入微,真能筆通造化。」 參考詞語︰體恤入微注音︰ㄊ|ˇ ㄒㄩˋ ㄖㄨˋ ㄨㄟˊ漢語拼音︰tǐ xù rù wéi釋義︰猶「體貼入微」。見「體貼入微」條。 01.清.劉坤一〈致張月卿書〉:「昨接舍弟來信,具陳憲臺禮遇過厚,體恤入微,並蒙辱收門牆,五中莫名感奮。」 參考詞語︰體貼入妙注音︰ㄊ|ˇ ㄊ|ㄝ ㄖㄨˋ ㄇ|ㄠˋ漢語拼音︰tǐ tiē rù miào釋義︰猶「體貼入微」。見「體貼入微」條。 01.清.昭槤《嘯亭續錄.卷四...
專橫跋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斷橫行,蠻不講理。如:「民主時代,權勢再大的人,都不得專橫跋扈。」也作「專恣跋扈」。
田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對農業用地所課徵的稅捐。課徵標準以種植小麥、稻穀或雜糧的收成量為準。民國七十六年起已停徵此項賦稅。[例]田賦的停止徵收,是一種體恤農民的措施。
塗炭生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極端艱苦的困境。此外,在《書經.仲虺之誥》中有一句話:「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意思是說:夏桀昏庸不能體恤人民,以致人民生活陷入艱困。文中「民墜塗炭」的語義和《晉書.卷一一五.苻丕載記》中的「生靈塗炭」相近似,也可參考之。
憐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哀憐體恤。如:「對於老弱孤苦的人,除了表示憐恤之意以外,更應有實際的行為救助他們。」《聊齋志異.卷一○.臙脂》:「果是鄂郎,其人溫馴,知妾病由,當相憐恤,何遂狂暴如此!」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