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人髮髻上盤時,用來固定頭髮或別住弁、冕的簪子。如:「玉笄」、「簪笄」。《史記.卷四三.趙世家》:「其姊聞之,泣而呼天,摩笄自殺。」
丫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女孩頭上常梳丫形髮髻,因而稱女孩為「丫頭」。如:「黃毛丫頭」。唐.劉禹錫〈寄贈小樊〉詩:「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向人時。」
上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舊時女子出嫁,將頭髮挽上去結成髮髻的儀式。《紅樓夢》第二○回:「哦!交杯盞還沒吃,倒上頭了!」
倭墮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漢時流行的髮髻型。髻斜於一側,故稱為「倭墮髻」。《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古辭.陌上桑》:「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
雲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女子盤捲如雲的髮髻。《文選.曹植.洛神賦》:「雲髻峩峩,脩眉聯娟。」元.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汗溶溶瓊珠瑩臉,亂鬆鬆雲髻堆鴉。」
椎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髮髻之形如椎。《後漢書.卷八三.逸民傳.梁鴻傳》:「更為椎髻,著布衣,操作而前。」《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湯總鎮叫把收留的苗婆內中,揀會唱歌的,都梳好了椎髻,穿好了苗錦,赤著腳,到中軍帳房裡歌舞作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人髮上的花飾。《玉篇.勹部》:「㔩,㔩綵,婦人頭花髻飾也。」唐.杜甫〈麗人行〉:「頭上何所有?翠微㔩葉垂鬢脣。」明.湯顯祖《紫簫記》第一六齣:「金堂客至,下紅樓翠㔩銀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女梳在頭後的髮髻。《紅樓夢》第二四回:「(那丫頭)倒是一頭黑鬒鬒的好頭髮,挽著個䰖。」
纂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婦女梳在頭後的髮髻。如:「奶奶每天都將頭髮綰成纂兒,並插上一朵玉蘭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量詞。計算髮髻的單位。五代十國南唐.李煜〈長相思.雲一緺〉詞:「雲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宋.張樞〈清平樂.鳳樓人獨〉詞:「曉奩懶試脂鉛,一緺鸞髻微偏。」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