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03.80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魚目入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魚目混珠」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詩外傳》(據《文選.卷四○.牋.任昉.到大司馬記室》李善注引)1>《韓詩外傳》曰:「白骨類象2>,魚目似珠。」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魏伯陽《參同契.同類合體章》、《尚書考靈耀》。 (2) 象:此指象牙。〔參考資料〕 ■漢.魏伯陽《參同契.同類合體章》植禾當以穀,覆雞用其卵。以類輔自然,物成易陶冶。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檟。■《尚書考靈耀》(據《太平御覽.卷八六.皇王部一一.始皇帝》引)秦失金鏡,魚目入珠。
魚目混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魚目混珠」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詩外傳》(據《文選.卷四○.牋.任昉.到大司馬記室》李善注引)1>《韓詩外傳》曰:「白骨類象2>,魚目似珠。」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魏伯陽《參同契.同類合體章》、《尚書考靈耀》。 (2) 象:此指象牙。〔參考資料〕 ■漢.魏伯陽《參同契.同類合體章》植禾當以穀,覆雞用其卵。以類輔自然,物成易陶冶。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檟。■《尚書考靈耀》(據《太平御覽.卷八六.皇王部一一.始皇帝》引)秦失金鏡,魚目入珠。
鼎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新、革新。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君臣御政》:「御政之首,鼎新革故。」
參同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相傳為魏伯陽作。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中多假周易爻象以說丹鼎之術。後蜀彭曉撰《周易參同契通真義》三卷,即注此書。宋儒朱熹、蔡元定皆嘗治其書。
魚目亂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魚目混珠」之典源,提供參考。 #《韓詩外傳》(據《文選.卷四○.牋.任昉.到大司馬記室》李善注引)1>《韓詩外傳》曰:「白骨類象2>,魚目似珠。」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魏伯陽《參同契.同類合體章》、《尚書考靈耀》。 (2) 象:此指象牙。〔參考資料〕 ■漢.魏伯陽《參同契.同類合體章》植禾當以穀,覆雞用其卵。以類輔自然,物成易陶冶。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檟。■《尚書考靈耀》(據《太平御覽.卷八六.皇王部一一.始皇帝》引)秦失金鏡,魚目入珠。
薰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熱氣充溢上升。漢.魏伯陽《參同契.卷上》:「薰蒸達四肢,顏色悅澤好。」
魚目為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魚目混珠」。見「魚目混珠」條。01.漢.魏伯陽《參同契.同類合體章》:「魚目豈為珠,蓬蒿不成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