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150.7085 ms
共 2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帶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極為延長而側扁,背、腹輪廓平直,尾柄無稜脊;體長約為體高之16倍。頭尖窄而側扁。吻尖突。口裂大,平直;下頜突出於上頜;上下頜具大小不一之犬齒。側線二條,上側線沿著背鰭基部,下側線位於體側中央線。第一背鰭具棘XXVIII-XXXII;第二背鰭硬棘I, 軟條11-14,離鰭5-7;臀鰭硬棘III, 軟條10-13,離鰭5-7;腹鰭小,具I,3;尾鰭深叉。體一致為帶明亮光澤之黑褐色。
|
臺灣馬加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體高約等於或略短於頭長;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處各具3條隆起脊,中央脊長而高,其餘二脊短而低。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各具齒一列,齒強大,側扁,三角形,8-9枚,排列稀疏;腭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1-2+7-12。脊椎骨數47-52。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鱗較大,腹部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無分枝,沿背側呈波浪狀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V-XVIII,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7-10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背藍灰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具3-4列暗斑。第一背鰭...
|
長腹短鰭帶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背鰭XV, I, 18;臀鰭II, I, 16;胸鰭15;腹鰭I, 5;主要尾鰭鰭條9+8=17;脊椎骨數16+16=32;上列側線鱗數185(左)/193(右);下列側線垂直部分鱗片數65,下列側線縱向部份鱗片數195/198。幽門垂5。上脊椎骨(epineurals) 2。體略短,扁平,體長為體高之4.4倍。背部輪廓略微上升,背鰭基部平整。頭略大,體長為頭長之3.5倍。主鰓蓋骨具有兩脊,末端不具棘。下鰓蓋骨下緣光滑,不具棘。口大,略為傾斜,向後延伸至眼中部,頭長為上頜長之2倍。下頜略前於上頜。上頜齒前方具5獠牙,後方15顆犬齒,下頜前方具一對獠牙,後方8顆較大犬齒。鋤骨不具齒,腭骨單列6個...
|
日本馬加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處各具3條隆起脊,中央脊長而高,其餘二脊短而低。頭中大,稍側扁。吻長而尖突,遠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各具齒一列,齒強大,側扁,三角形,14-20枚,排列稀疏;腭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3-4+9-10。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鱗較大,腹部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無分枝,沿背側呈波浪狀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IX-XX,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8-9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背鉛綠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有8-9列暗點。第一背鰭黑色;餘鰭灰黑或灰色。。
|
東方新帶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略側扁,背、腹輪廓略呈弧形,尾柄無稜脊;體長約為體高之3.8-4.2倍。頭中大。吻尖突。口裂大,平直;下頜突出於上頜;上下頜具尖銳之犬齒,具鋤骨齒。側線二條,上側線沿背緣延伸至尾柄末端,下側線沿腹緣延伸至尾柄末端,在鰓蓋後緣另有一分枝的側線連接上、下側線。第一背鰭高,具棘XV-XVII;第二背鰭硬棘I, 軟條17-20,無離鰭;臀鰭硬棘III, 軟條18-21,無離鰭;腹鰭正常,具I,5;尾鰭深叉。體一致為帶明亮光澤之褐色,背鰭硬棘部色暗。
|
短帶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而略側扁,背、腹輪廓呈弧形,尾柄無稜脊;體長約為體高之5-6倍。頭中大。吻尖突。口裂大,平直;下頜突出於上頜;上下頜具尖銳之犬齒,具鋤骨齒。側線二條,上側線沿背緣延伸至第二背鰭下方,下側線與上側線連接於第IV-V棘之下方,陡降後約略直行於體側中部。第一背鰭略高,具棘XVIII-XIX;第二背鰭硬棘I, 軟條14-17,離鰭2;臀鰭硬棘I, 軟條12-15,離鰭2;腹鰭退化,具I棘,成長後消失;尾鰭深叉。體灰綠色而略帶銀光;背鰭第I-III硬棘間具黑斑;尾鰭黑褐色;餘鰭淡灰黑或淡色。
|
中華馬加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延長,側扁;尾柄細,兩側在尾鰭基處各具3條隆起脊,中央脊長而高,其餘二脊短而低。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各具齒一列,齒強大,側扁,三角形,10-13枚,排列稀疏;腭骨及鋤骨亦具齒,舌上無齒。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1-3+10-12。體被細小圓鱗,易脫落,側線鱗較大,腹部大部分裸露無鱗;側線完全,無分枝,沿背側延伸至第一背鰭後部急降至腹側,再呈波浪狀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V-XVII,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6-7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側灰綠色,腹部銀白色,成魚體側上方具10-12條不顥之不規則...
|
裸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紡錘形,橫切面近圓形,背緣和腹緣弧形隆起;尾柄細短,平扁,兩側各具一發達的中央隆起脊,尾鰭基部兩側另具2條小的側隆起脊。頭中大,稍側扁。吻尖突,大於眼徑。眼較小,位近頭的背緣。口中大,端位,斜裂;上下頜等長,上下頜齒具強大而尖銳齒1列,舌上有齒帶。第一鰓弓上之鰓耙數為12-17。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胸部鱗較大,而形成胸甲;左右腹鰭間具1小鱗瓣;側線完全,沿背側平行延伸,伸達尾鰭基。第一背鰭具硬棘XIII-XV,與第二背鰭起點距離近,其後具7-9個離鰭;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尾鰭新月形。體背側青灰色,腹側淺色;體側無明顯的線紋或斑點。全世界此屬有4種,臺灣僅發現一種。
|
三棘若帶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土托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即土𩽆鰆魚。體長側扁,背部灰綠色,腹部銀白色,體側約有五十至六十條褐色橫帶。分布極廣,臺灣盛產於西南沿海,尤以臺南、高雄沿海及澎湖近海最多。也稱為「馬鮫魚」、「塗托魚」、「土𩽆魚」。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