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52.731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燈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細竹或鐵絲做骨架,外表糊上紗或紙;或以塑膠做成,以蠟燭或電燈做為光源。可提在手上或掛在屋簷下,作為照明用具或裝飾品。《宋書.卷三.武帝紀下》:「床頭有土鄣,壁上挂葛燈籠、麻繩拂。」《老殘遊記》第四回:「一手提著燈籠,一手拿了個雙紅名帖。」
柔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軟而堅韌。[例]麻繩柔韌不易斷裂,是用於泊船的最佳纜繩材料。
馬齒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馬齒莧科馬齒莧屬,一年生草本。莖下部匍匐,平臥地面。葉長方形或匙形、倒卵形,長一至三公分,上面深綠,下面較淡,邊有薄翅。花簇生頂端,黃色,花瓣卵形,頂端長而尖細。蒴果橫裂,種子多數,黑色,扁圓。也稱為「麻繩菜」、「豬母菜」、「長壽菜」、「五行菜」。
流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原始的交通工具。以木板、藤條等較堅韌的材料,製成方形或圓形的籠子,內可置物或坐人,用一滑輪吊掛在一條粗鋼索和麻繩上,藉以飛渡山谷或溪流。
耽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幫助、照顧。元.張國賓《薛仁貴》第二折:「我只見麻繩背綁教他難掙䦟,著誰來把孩兒耽待。」也作「耽帶」。
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人於遭受過挫折後,凡遇類似狀況,就變得膽小如鼠。《五燈會元.卷二○.龍翔士珪禪師》:「問:『狗子還有佛性也無?趙州道無,意旨如何?』師曰:『一度著蛇咬,怕見斷井索。』」也作「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一夜被蛇咬,十日怕麻繩」。
麻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製作麻繩所旋扭的花式。
冷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驛亭。古代為了方便往來傳遞文書,而設的中途休息站。因設備簡陋且多建於冷僻處,故稱為「冷鋪」。元.王仲文《救孝子.楔子》:「我是賽盧醫,行止十分低,常拐人家婦,冷鋪裡做夫妻。」《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纔出得縣門,被三、四個陰捕,將麻繩望頸上便套。不由分說,直拖至城外一個冷鋪裡來。」
腦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刑具。綑在頭上可以用力收縮夾緊,使人異常痛苦。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則你那綑麻繩用竹簽,批頭棍下腦箍,可不道父娘一樣皮和骨。」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齣:「馬不弔不肥,人不拶不直,把這廝上起腦箍來。」
扶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旁人攙扶著走。元.關漢卿《蝴蝶夢》第四折:「我與你荒解下麻繩,急鬆開衣帶,您急忙向前來扶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