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英雄所見略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備歎息曰:『孤時危急,當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指傑出人物的見解大致相同。《孽海花》第一一回:「你們聽這番議論,不是與劍雲的議論,倒不謀而合的。英雄所見略同,只見這裡頭是有這麼一個道理,不盡荒唐的!」
不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高興。《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公子行數里,心不快。」《三國演義》第六三回:「玄德見龐統去了,心中甚覺不快,怏怏而行。」
中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等的計策。《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將軍因此執之,進取其兵,乃向成都,此中計也。」《晉書.卷九八.王敦傳》:「退還武昌,收兵自守,貢獻不廢,亦中計也。」也稱為「中策」。
誓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發誓立約。《三國志.卷四○.蜀書.彭羕傳》:「昔每與龐統共相誓約,庶托足下末蹤,盡心於主公之業。」《舊五代史.卷一三.梁書.王師範傳》:「因戒厲士眾,大行頒賞,與之誓約。」
逆取順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以正道取之而以正道守之。《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法正傳.龐統》:「遂與亮並為軍師中郎將。」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順守,報之以義,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隋唐演義》第三七回:「主上摧刃父兄,大綱不正,即使修德行仁,還是個逆取順守。」
水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比喻彼此不能相容。《左傳.昭公十三年》:「眾怒如水火焉,不可為謀。」《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南朝宋.裴松之.注:「今指與吾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
水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水和鏡皆明亮照物。比喻能洞悉事物的人。《三國志.卷三七.蜀書.龐統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曰:「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
侮由自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位;他對於這樣的遭遇感到不平,說了一句讓人引起誤會的話,就被關到獄中,最後被誅殺。廖立,諸葛亮將他與龐統相提並論,譽為楚之良才,可以輔助興盛國家大業;但在劉備死後,他卻分析形勢,批評當年劉備的不取漢中政策,也批評了關羽,另外又直言評點了幾個當朝的人物,於是諸葛亮把他廢為平民,流放到汶山。與諸葛亮並受遺詔輔佐劉禪的李嚴,在諸葛亮伐魏時,因偽造朝廷詔書,命令諸葛亮退兵,後來被免為庶人,流放到梓潼。劉琰,操行不甚檢點,並且因為與魏延不和,而不見容於諸葛亮;有一次,妻子去見太后,在宮中停留了將近一個月,他因此懷疑妻子與劉禪有私,於是派人去抓妻子,還脫下鞋子抽打她的耳光,終於因此被棄市。魏延,常常批評諸...
鳳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賢雋的後輩。三國蜀漢龐統有鳳雛之稱。《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雖顏冉翰鳳雛,曾史蘭薰雪白。」
南州冠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三國志.卷三七.蜀志.龐統傳》:「潁州司馬徽清雅有知人鑒,統弱冠往見徽,徽採桑於樹上,坐統在樹下,共語自晝至夜。徽甚異之,稱統當為南州士之冠冕。」比喻才識出眾的人。《幼學瓊林.卷二.衣服類》:「南州冠冕,德操稱龐統之邁眾。」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