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5.00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胯舟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18-23mm;雄蟲觸角前4/5段雙櫛齒狀,後段絲狀,雌蟲者櫛齒較雄蟲者短;頭部與胸部黃綠色參黑色;前翅與後翅前緣至亞前緣間呈青綠色,前翅前中段與後中段具有橫線,雄蟲中段參灰褐色,雌蟲亦有偶此型個體,雌蟲中段腎與環明顯呈淡灰褐色;後翅前緣緣毛與亞前緣段呈淡苔蘚綠色,其餘灰褐色。於自然停棲狀態下露出前翅前緣之外。外觀近似基黑暗胯舟蛾(Syntypistis nigribasalis nigribasalis)
被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被火或被高溫燒、燙傷。如:「用火要謹慎,小心被火身。」
夜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一種昆蟲。昆蟲綱鱗翅目。幼蟲體色不一,斑亦異。幼蟲群集一處,成蟲則分散。胸部及背部皆長有叢毛。初夏時常群聚蠶食農作物,如菜、蔥、芋、甘藷、菸草、田菁等,為雜食性昆蟲。也稱為「行軍蟲」、「夜盜蟲」。
螺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貝殼一般屬小型,螺層呈高螺旋,一般為卵形到紡錘形。殼表通常平滑光澤,有些種類則具有螺旋肋及縱肋,有時兩者交錯形成格狀飾。殼口橢圓形,軸唇滑層發達。有前後水管溝,前水管溝短而寬。外唇有小齒。口蓋角質。生活於軟質海底。分布於溫帶到熱帶地區的潮間帶到深海區域。腐食性。晚白堊世科尼亞克階(Coniacian Stage)(約89百萬年前)-現代。
麥氏虹銀漢魚或麥氏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Melanotaenia maccullochi (Ogilby, 1915)
體延長,高大,強度側扁。背鰭兩枚,第一背鰭4~7棘,第二背鰭1棘8~10軟條,臀鰭1棘14~15軟條。第二背鰭及臀鰭之基底甚長。體側具鱗34~35橫列,無側線。體銀灰色而具藍色光澤,背部暗棕色,腹部黃綠色,沿體側具約7條平行於鱗列之紅棕色至暗棕色縱帶,各鱗在上述縱帶間成珍珠狀之光澤。鰓蓋藍綠色,而具金綠色緣之紅色塊斑;尾鰭棕紅色或磚紅色。雄魚色彩較鮮艷,雌魚較淡,為體長小於7公分之小型魚。
澳洲東北部。
為觀賞性之淡水魚,性溫和,不挑剔餌料,冷凍餌及生餌均可,也食人工餌。適水溫為23~26℃,弱鹹性之水,最好加上少量之鹽(l公升之水加約1/4匙)。產卵於茂密之水草中,親魚除非很空腹,不會食其卵。仔魚在25℃下約7~10日可孵化,仔魚非容易飼養。
為觀賞性之淡水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銀漢魚目(Order Atherin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魚亞目(Suborder Melanotaenioidei)
銀漢魚系(Series Atherinomorpha)
虹銀漢魚科或黑魚科(Family Melanotaeniidae),Rainbow Fishes
大紅鳳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紅鳳蝶 Byasa polyeuctes termessus 為台灣產蝴蝶中唯一於後翅尾突具有紅斑的種類。一年多世代且世代重疊,幼蟲共有五個齡期,以異葉馬兜鈴、瓜葉馬兜鈴、蜂窩馬兜鈴、大葉馬兜鈴和港口馬兜鈴等為食,成蟲的發生期為每年 3~10 月,發生高峰則為 6~8 月。廣泛分布於平地至海拔 2500 公尺的山地,蘭嶼及綠島亦有分布。有關本種之描述主要引用濱野 (1987)、徐 (1999) 等所發表之文獻內容。
眶棘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端尖細,頭背幾成直線,兩眼間隔區不隆突。吻中大。眼大;眶下骨的後上角具一銳棘,下緣有細鋸齒,上緣不具前向棘。口中大,端位;頜齒細小,帶狀;鋤骨、腭骨及舌面均不具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5-7。體被大櫛鱗;頭部鱗域向前伸展至後鼻孔;側線鱗數40-46;側線與硬背鰭基底中點間有鱗3。背鰭連續而無深刻,具硬棘 X,軟條9;臀鰭硬棘III,軟條7;腹鰭不達臀鰭起點;胸鰭達肛門;尾鰭上下葉不呈絲狀延長。體黃綠色,腹面銀白色,幼魚體具3條黑縱線,縱線間為黃色,長成時則斷裂不連續。幼魚硬背鰭前方有一黑斑,背鰭軟條部、臀鰭及尾鰭透明。
九刺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長橢圓形,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7-3.3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頜稍能活動,可向前伸出,末端延伸之眼後緣之下方;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下頜內側齒尖銳,排列不規則,可向內倒狀;鋤骨和腭骨具絨毛狀齒。前鰓蓋緣圓,具微鋸齒緣平滑;下鰓蓋及間鰓蓋平滑。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4-68;縱列鱗數88-108。背鰭連續,有硬棘IX枚,軟條14-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9;腹鰭腹位,末端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約略等長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呈深紅色至紅褐色,後方較暗;頭部具許多細小橘紅色點及不規則之紅褐色斑馭;體側有時具細小...
鰕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Yongeichthys nebulosus (Forsskål, 1775)
頰部與鰓蓋均無鱗;第一背鰭前方若干鰭條延長;左右腹鰭癒合成吸盤狀。體赤褐色,體側有3~4個暗斑,尚有若干較小不明顯之小斑散在。本種具有毒性,尤以皮膚為最強,屬河魨毒。外形及體色與無毒之虎齒鰕虎(Y. caninus)相近,但後者體側暗斑極為明顯,且二斑間之背方各有1鞍狀斑,肩部近胸鰭基部上方有一明顯的黑色眼狀斑。體長達15公分。
琉球以南之西太平洋,中太平洋及印度洋均有分布。
棲息河口及沿海岸砂泥底質。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鰕虎魚亞目(Suborder Gobi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鰕虎科(Family Gobiidae),Gobies
大茗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殼板為白色,由五片(盾板與背板各一對及峰板)殼板緊密連接在一起,殼板表面具有肋狀條突起。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