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3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戰地春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美國小說家海明威(Hemingway,Ernest)所寫的長篇小說。西元一九二九年出版。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的義大利北部和瑞士為背景,描寫美國陸軍中尉亨利(FredericHenry)與英國護士凱薩琳(Catherine Barkley)感人肺腑的愛情故事。筆法樸實有力,對白精鍊生動。曾拍攝成電影。
|
井底蝦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談論冬天的冰霜,這是因為受到生存時間的限制;而無法跟鄙陋之人談論真理之道,也是因為受限於他們的教育背景。人受到現實環境的限制是何等大啊!今日你看到了大海,才發現黃河的渺小,然而這看似沒有際涯的海洋,在浩瀚無窮的天地之間,跟大倉庫裡的一粒米又有什麼分別呢?」後來後來「井底之蛙」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識淺薄的人。
|
鄧雨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成長背景2 音樂生涯3 評價4 參考書目 成長背景鄧雨賢(1906-1944)生於桃園龍潭的書香世家。長大之後由於全家搬到大稻埕居住,進入艋舺公學校就讀。就讀師範學校期間,鄧雨賢也嶄露了十分難得的音樂才華,並且精通許多樂器。因此,他雖然獲得了穩定的教職,卻還是辭去教師工作投入音樂創作。(註1) 音樂生涯在1920-30年代的台灣,戰爭尚未爆發,社會較安定且城市生活開始發達,喫茶店、舞廳等流行場所大量興起。也使大眾娛樂的生活更得到重視,因此台...
|
蔡良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浪萍、無雲、無庵 (本名:蔡良八)1938年生,高雄縣彌陀鄉。高雄商職畢業。50年代,即有詩作在《野風》、《藍星》等刊發表 詩作,70年代,服役於海軍,留下以海洋、港灣為背景的詩作,70年代,《大海洋詩刊》創刊時,也加入為同仁。曾經主編《流星》及《山水》詩刊。出版有詩集:《白鷗書》、《晚鐘》、《停雲的山》及《寒月集》。80年代移居中美洲貝里斯。詩集《白鷗書》、《晚鐘》、《停雲的山》、《寒月集》評論他在《停雲的山》〈後記〉中說:「私意以為,詩入性情,抒懷遣意,賦閒戲墨,捉弄青山花月,豈非平生一大樂事?」,「閒來飛墨賦詩」...
|
家庭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庭組織的規模和法度。此種制度常因政治、經濟、社會的需要而變遷,因文化背景的差異而不同。
|
張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這種浪漫抒情風格,不是一般青年詩人能夠模仿的。張錯的另一個特色,就是擅長以典故入詩,賦予詩作歷史背景和文化意涵,看似散文的句法,卻能在段落轉折間,捏緊意象逼出意境;並且經常使用連接詞和轉折語,不但稀釋了詩的密度、鬆弛了詩的結構,使詩句拉長、節奏舒緩如同散文詩,加上適時的典故夾雜,給人既古典又現代的浪漫感受。 著作著有詩集《過渡》、《死亡的觸覺》、《鳥叫》、《洛城草》、《錯誤十四行》、《雙玉環怨》、《漂泊者》、《春夜無聲》、《檳榔花》、《滄桑男子》。評論集《從莎士比亞到上田秋成》。編有《千曲之島》(台灣現代詩選)等多種...
|
人力教育需求計畫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測與預估。2. 社會需求法:根據社會對人力教育之需求,來擬定人力教育計畫,未來人力的價值體系,文化背景、人口年齡結構、政府教育理想,國家教育目標等因素,計算出來的。這個方法是以社會觀點來規劃,未考慮到受教育者的意願與需求,可能無法符合個人特殊教育需求。3. 個人抉擇法:此種方法是以個人接受教與與否的自由作為出發點,來擬定教育人力計畫,政府不干預個人是否要接受教育的意願,全然由個人來做決定,本法較尊重個人之自由的意願,但因未考量到國家未來的需要,故容易造成教育人力產生難以配合國家需求的狀態,因此人力可能無法滿足國家未來之...
|
舞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價 舞鶴是天生的「台灣作家」,因為他熟悉台灣歷史的變遷,台灣庶民生活中的禮俗、文化、政治、社會等背景,正確的掌握了台灣歷代民眾的生活動脈,是一位天才型的作家。(葉石濤)/舞鶴的寫作實驗性強烈,他面對台灣及他自己所顯現的誠實與謙卑,他處理題材與形式的兼容並蓄、百無禁忌,最為令人動容。論二十一世紀台灣文學,必需從舞鶴開始。(王德威)/《鬼兒與阿妖》書中的文字遊戲已達到完美的境界,可以說,舞鶴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字:「簡潔好看、新穎神奇又意象無限」。(李昂)/舞鶴以「田野」的雙腳感知島嶼上的未知土地,以手工書寫人心對自由的嚮往...
|
徐林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暴行、對戰犯及集中營慘狀展開悔罪式調查,以及六零年代延燒歐美的學生運動狂潮。《我願意為妳朗讀》的時空背景,便正是作者自己的親身經歷,或許正因為如此,使這本書格外地撼動人心,一出版即轟動歐洲,進軍美國也大獲成功,不但是第一本雄踞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冠軍的德國小說,也成為全美最紅、最具影響力的『歐普拉秀』推薦選書有史以來第一本入選的外國小說。在《我願意為妳朗讀》大獲成功後,徐林克又陸續推出了《愛之逃》、《歸鄉》等作品,同樣席捲了國際文壇,也更加奠定了其無可撼動的文學地位。
|
三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著作3 文學觀點4 評價 生平9502123駱彥伶編輯三毛(本名陳平,原名陈懋平,英文名Echo,三毛是後期的筆名,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祖籍浙江省定海,出生於重慶,是台灣70至80年代的著名作家,70年代以其在撒哈拉沙漠的生活及見聞為背景,發表充滿異國風情的散文作品成名,其讀者遍佈全世界華人社群。她慣以第一人稱寫作,最特別的為文技巧,在於把故事中『我』提升到一種程度,——代表讀者,導引讀者跟隨她進入神話,這可以說是一種獻祭或救贖的過程,透過作品使得閱讀的善男信女得到一種滿足。因長期...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