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5.51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燎如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洞若觀火」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盤庚是成湯的十世孫,商朝的十七代君主。《尚書.盤庚》是盤庚為了遷都所作告臣民之書,共分三篇。上篇是盤庚對邦伯、執事等貴冑大臣的訓誡之詞,主要說明遷都是上天的旨意,任何阻礙遷都的行為都是違背天意的;中篇則是對平民的訓詞,口氣嚴厲,語帶威脅,要人民共同支持遷都之舉,否則就會被處死;下篇則是遷都後,盤庚告誡百官諸侯之言,希望他們能夠把恩德廣施於民。在上篇裡頭,盤庚警告專權弄政的貴族大臣:「不是我荒廢了先王的美德,而是你們的行為讓先王的美德隱晦,不畏懼我這個君王。對於你們的計謀私心,我就像看著火光一樣地清楚,只是因為我拙於謀劃,才會讓你們犯下這樣的過失。如...
提綱振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提綱挈領」。見「提綱挈領」條。01.宋.朱熹〈答張欽夫書〉:「熹向來之說,固未及此,而來曲折,雖多所發明,然於提綱振領處,似亦有未盡。」 
不顧閒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要想著偷懶嬉戲。蔣中正〈家六通之六〉:「學生最要緊的,就是上課時候,不顧閒野,教員所說的話,句句聽得明明白白。」
毛髮竦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毛骨悚然」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洪邁《夷堅志.丁志.卷七.大渾王》聞人興祖,字餘慶,秀州人。博學有文采,魁伉豪放,不拘小節,居於近郊,自稱「東郊耕民」。為州學錄,與學婁虡友善。紹興丁卯夏,虡以疾卒。秋九月,興祖夢一客來訪其居,緋袍跨馬,導從甚盛,諦視,乃虡也。謂興祖曰:「幸當與君聯事。」呼後騎使升,曰:「此馬頃刻千里。」俛仰間身已據鞍,遂交轡而行。夾道列炬如晝,行數里,火光浸微。至大官府,中有殿,南向垂簾,簾內燈燭明滅。廷下吏卒或坐或臥,見二騎至,不為起。二人轉而東,復少北,有聽事,對設兩榻,執事者鞠躬聲喏,虡揖就坐,曰:「此君治所也。」俄一小兒自屏間出,挽其衣。虡曰:「令嗣先...
妝模作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做作,不是出於自然的表現,如清代小說《三俠五義》第六四回:「小弟此番前來,一來奉旨欽命,二來包相鈞,三來大哥的分派。故此裝模作樣,扮成這番光景,遍處找尋二哥。」就是這個意思。
程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科舉時應試文字的程式。《宋史.卷一五七.選舉志三》:「始入學,驗所隸州公據,試補外舍,齋長、月書其行藝于籍。行謂率教不戾規矩,藝謂治經程文。」
乞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稱大臣辭職,言使骸骨得歸葬鄉土。唐.權德輿〈送崔德致政東歸〉詩:「乞骸歸故山,累疏明深衷。」宋.辛棄疾〈沁園春.杯汝知乎〉詞:「杯汝知乎?酒泉罷侯,鴟夷乞骸。」也稱為「乞骸骨」、「乞身」。
高風大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但光武帝怨衍遲不歸降,未予重用。後衍因與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262∼303),字士龍,晉吳郡人。與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其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
傳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內閣傳達皇帝的旨。《儒林外史》第三五回:「那殿門口又有兩個太監,傳旨出來,宣莊尚志進殿。」
勁節高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帝;但光武帝怨衍遲不歸降,未予重用。後衍因與外戚交往,被免官歸里,撰〈顯志賦〉以自傷。賦中借史實以諷時政,借追慕古人而抒發其鬱抑不平。賦云:「沮先聖之成論兮,名賢之高風。」是寫馮衍雖然傷己不能遇到堯舜這樣的明君,但自己依然保持著高尚的志節,不苟同這種世俗之見。 「亮節」則見於晉.陸雲〈晉故豫章內史夏府君誄〉。陸雲(西元262∼303),字士龍,晉吳郡人。與兄陸機齊名,時稱「二陸」。其文詞藻麗密,旨意深雅。他在好友豫章內史夏府君過世後,寫了一篇哀祭文。其中:「越殷自周,紹膺遺祉,亮節三恪,侯服千祀,悠悠訖茲,徽烈不巳。」是敘述好友生前美好的德行、偉大的功業。並以「亮節」一詞,形容故友的堅貞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