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00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習障礙補教教學的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障礙補教教學的原則Shore,Bush和Giles,Brutten ,Richardson和Mangel提出下列學習障礙兒童的教學原則:1. 維持溫暖、支持與安全的情緒氣氛,師生因相互尊重而有積極的師生關係。2. 減少不必要得外界干擾,諸如:生活常規單純化,室內布置安寧而單純。3. 營造具體的學習環境,教室的環境與結構有助於學習。4. 細分學習單元,並設計可行的學習步驟,使教材適合學生的概念和閱讀程度,並且把學習活動與其生活經驗相結合。5. 使用各種教學媒體。6. 改善教法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學習...
揖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與主人行平等禮,長揖不拜的賓客。謂足與主人分庭抗禮的賓客。《史記.卷一二○.汲黯傳》:「人或說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將軍,大將軍尊重益貴,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將軍有揖客,反不重邪?』」
互不侵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相互尊重,不侵凌冒犯對方。[例]他們雖不認同對方,但彼此互不侵犯,倒也相安無事。
班級團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生活關係中去界定友誼;了解如何結交朋友及維持友誼、了解他人的價值、尊嚴,而不管其年齡、性別、文化;尊重他人權利;瞭解溝通在與他人和目共處中所扮演的角色。3.發展做決定和問題解決的技巧學生將認識做決定在其生活的重要性;發展確認問題、分析問題的技巧;瞭解做明智選擇的技巧;瞭解生活中的決定順序。4.發展對教育歷程的欣賞學生將瞭解教育成本及資金來源;瞭解本校結構;將學到教育如何幫助他們成為更好及更具生產性的公民;瞭解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諮商師、行政人員及其他人的角色;將發展對教育過程正向的態度。5.發展對工作世界的覺知學生將探索...
兩性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兩性均等觀的陶冶2 二、互相尊重3 三、相處之道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一、兩性均等觀的陶冶1. 拋棄男尊女卑的刻板印象。2. 男女生的意見同等重要。3. 依照「性向」去發展自己的潛能,而不是按照「性別」。4. 不要有誰大誰小的爭執。5. 男女之間的感情,不是某方依賴誰,而是互相依賴。 二、互相尊重1. 尊重異性的身體,不故意觸摸。2.
三浴三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次沐浴,三次熏香。以表待人極為禮貌與尊重。唐.韓愈〈答呂醫山人書〉:「方將坐足下,三浴而三熏之。」也作「三釁三沐」。
擇輕避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避重就輕」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唐代玄宗尊重儒術,優禮儒臣,在位期間延聘張說諸臣編訂了《唐六典》。此書分吏、戶、禮、兵、刑、工等六個部分,備載唐代的各項制度。工部,為古代負責營造工作的官署,《唐六典》中對工部的工匠有「不得隱巧補拙,避重就輕」的規定,意思就是:在執行任務時,不可刻意避開較繁重的工作,專揀輕鬆容易的去做。後來「避重就輕」被用來比喻避開艱難繁重的工作,而選擇輕鬆容易的。亦用於比喻避開主要的問題,而只談些無關緊要的事。
炊瓊爇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求。您今天要我留下,難道要我吃玉石,燒桂木,並且靠著那些鬼以見您一面嗎?」蘇秦此話是指責楚王對他不夠尊重,並以「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說楚國的物價過於昂貴,根本不是一般人所能負擔。後來「食」多作「米」,「玉」多作「珠」,「米珠薪桂」這句成語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物價昂貴。出現「米珠薪桂」的書證如明.錢子正〈有弟久不見〉詩:「有弟久不見,米珠薪桂秋。」又如清代蒲松齡的小說《醒世姻緣傳》第五四回:「及至到了京師,這米珠薪桂之地,數米秤柴,還怕支持不起。」句中便是以「米珠薪桂」比喻京師的物價極高。
團隊工作建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種共生共榮的。2.健康的人:不但身心健全發展,而且具有適應環境的能力。3.民主的人:不但自尊,而且尊重他人,尊重差異,尊重經由共識產生的制度。4.具社區意識的人:不只植根本土,熱愛社區,關懷人與環境,而且包容不同的社會部門,學習成為全球公民。5.具發展性的人:培養學習的興趣、習慣與能力,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創造知識,累積經驗,終生學習。據此,學校體制上所分工的教學、訓導、輔...
健康的心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度---培養下列良好的社會行回和健康的生活態度:(1)互助合作。(2)愛惜公物。(3)守秩序。(4)尊重他人。(5)自立和自尊。(6)和善有禮。(7)自信心。(8)公德心。(9)領導和服從。(10)其他。 二、實施方法1.教材編選(1)設計各種不同的活動。(2)選擇或設計各種學習活動,應配合幼兒身心發展,需要和興趣。(3)編選教材時宜注意幼兒情操的陶冶。(4)宜在日常生活與各項學習活動中隨時幫助幼兒健全的成長。(5)健康的心理應在各項課程中實施,不宜單獨施行。2.教學方法(1)善用社會化教學法,以達成教學目標。(2)輔導...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