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再生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彈詞名。清代陳端生撰,二十卷。自十八卷始由梁德繩續成,今本為清代侯芝所改編。演孟士元女麗君,因許配元帥皇甫敬之子少華,遭國舅劉奎因妒憤而陷害皇甫全家。而麗君女扮男裝,中狀元,升任右相,入贅為左相梁鑒之婿;少華改名少甫,中武狀元,因功封王,娶奎妹為妻。時麗君喬裝被夫、父察識破,然始終不相認;皇帝亦探明此事,欲納為妃,遭拒,怒將問斬,賴太后維護,方與少華團圓。
文姬入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劇名。明陳與郊作。演蔡邕之女蔡琰逃難時,遭匈奴擄去納為妃,十二年後曹操得知,乃遣使持金至匈奴,贖其歸漢的故事。
玉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用玉裝飾的椽頭。漢.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駢密石與琅玕,齊玉璫與英。」
價比連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價值連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根據《韓非子.和氏》記載,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到一塊玉璞,奉獻給楚厲王,經玉工鑑定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為卞和騙他,於是砍去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獻上玉璞,結果玉璞仍然被鑑定為石頭,卞和又被砍去右腳。到了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玉璞在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哭得淚盡泣血,文王得知這件事,命玉工把玉璞剖開,得到一塊寶玉,於是將它琢磨成,命名為「和氏」。後來這被戰國趙惠文王輾轉得到,秦昭襄王聞知此事,就派使者送信給趙惠文王,表示願意以十五座城池換他的和氏。因為這十五座城區當是相連,所以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價值連城」,用來形容物品十分珍貴。
枵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的樣子。 南朝宋.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都詩〉:「空班趙氏,徒乖魏王瓠。」李善注引《莊子》:「非不枵然大也。」
李代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李代桃僵」之典源,提供參考。 樂府古辭〈雞鳴〉(據《樂府詩集.卷二八.相和歌辭三》引)雞鳴高樹巔,狗吠深宮中。蕩子何所之,天下方太平。刑法非有貸,柔協正亂名。黃金為君門,玉為軒(闌)堂。上有雙樽酒,作使邯鄲倡。劉王碧青甓,後出郭門王。舍後有方池,池中雙鴛鴦。鴛鴦七十二,羅列自成行。鳴聲何啾啾,聞我殿東廂。兄弟四五人,皆為侍中郎。五日一時來,觀者滿路傍。黃金絡馬頭,熲熲何煌煌。桃生露井1>上,李樹生桃傍。蟲來齧2>桃根,李樹代桃殭3>。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注解〕 (1) 露井:沒有覆蓋的井。 (2) 齧:音ㄋ|ㄝˋ,啃、咬。 (3) 殭:通「僵」。動物死後屍體不腐朽的...
趙冬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生平:2 評價:3 著作:4 詩賞: 生平: 唐,定州人。個性放達,不屑世事。進士擢第,曆左拾遺。開元初,遷監察禦史,坐事流岳州。時與刺史張說數賦詩相倡和,後召還復官,累遷中書舍人。內供奉,終國子祭酒。冬曦兄冬日、弟和等六人,韋述弟亦六人,並詞學登科。 評價: 張說稱之曰:「韋趙昆季,人之杞梓。」 著作: 《全唐詩》有詩十九首。 詩賞: 《奉答燕公》趙冬曦「語別意淒淒,零陵湘水西。佳人金穀返,愛子洞庭迷。舊館逢花發,他山值鳥啼。江天千里望,誰見綠蘋齊。」
恩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榮寵。《文選.江淹.雜體詩.鮑參軍》:「豪士枉尺,宵人重恩光。」
止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住宿。《漢書.卷七六.王尊傳》:「尊親執圭,使巫策祝,請以身填金隄,因止宿廬居堤上。」《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上》:「行五六十里,有一小屋,七人遂止宿于此。」
和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楚人卞和,曾為獻而被刖去雙足。
2.和氏。借指寶玉。《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