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59.38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酸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淒苦。唐.杜甫〈奉贈鮮于京兆二十韻〉:「微生霑忘刻,萬事益酸辛。」唐.孟郊〈感懷〉詩:「徘徊不能寐,含酸辛。」
望鄉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傳冥界中的看臺。死者的靈魂登臨眺望,可以看到他陽世家中的情狀。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我每日哭啼啼守住望鄉臺,急煎煎把讎人等待。」《聊齋志異.卷二.十八》:「又移時,見有臺,高可數仞,游人甚夥,囊頭械足之輩,嗚咽而下上,聞人言為『望鄉臺』。」
裂裳裹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撕裂衣服包裹受傷的腳。形容趕路的艱辛與急迫。《梁書.卷一四.列傳.任昉》:「是以介之士,疾苦若斯,裂裳裹足,棄之長騖。」
金玉君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持節直,始終不變,剛堅如金石的君子。《宋史.卷三四一.傅堯俞傳》:「元祐四年,拜中書侍郎。六年,卒,年六十八。哲宗與太皇太后哭臨之。太皇太后語輔臣曰:『傅侍郎清直一節,始終不變,金玉君子也。方倚以相,遽至是乎。』」
斜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銀河。南朝齊.謝朓〈離夜〉詩:「玉繩隱高樹,斜漢層臺。」
龍蛇之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代晉文公因故流亡他國,得以回國後,就賞賜先前跟著逃亡的人,但卻漏賞了介之推。介之推便以蛇暗喻,陳己之怨。見《史記.卷三九.晉世家》。後用以比喻賞賜不及而怨歎。《後漢書.卷一九.弇傳.論曰》:「而蘇君恩不及嗣,恭亦終填牢戶。追誦龍蛇之章,以為歎息。」
孤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忠心直,不見諒於人。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三四齣:「只恐孤忠有功難建,須期個地轉天旋,要使離人再得圓。」
并介之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兼善直的人。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吾昔讀書,得并介之人,或謂無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厭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討厭、鄙視。唐.李朝威《柳毅傳》:「父母配嫁涇川次子,而夫婿樂逸,為婢僕所惑,日以厭薄。」《聊齋志異.卷二.十八》:「由此厭薄其妻,不復共枕席云。」
口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面陳說。南朝陳.徐陵〈為陳武帝與周家宰宇文護論邊境事書〉:「一二因使人宇文平口具。其懷,故此相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