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99.9933 ms
共 184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華花瘤海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華五角海星Anthenea chinensis屬於瘤海星科Oreasteridae又叫做中華花瘤海星,具有5腕,腕的末端微微地翹起,腕長可達10公分,體盤大,端板明顯。背板上有稀疏的短鈍棘和瓣狀叉棘,且密佈許多細棘。皮鰓成群出現在背面,但不是非常明顯,腹面沒有皮鰓。腹板上佈滿許多大型瓣狀叉棘,叉棘四周被大顆粒體包圍。肛門位於體盤正中央,被十多個短鈍棘包圍。上、下緣板明顯且對稱,上緣板中央有稀疏的粗顆粒體,靠近背板附近較少顆粒體,這些顆粒體非常堅固不易剝落,有些大個體的上緣板下側有1~3個瓣狀叉棘。生活時身體多呈棕褐色,上緣板顏色較深。
|
中星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測星體通過子午線的測量儀器,也稱為「子午儀」。
|
螢光星衫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stronesthes lucifer (Gilbert, 1905)
體延長,側扁。口大,斜裂,下頜略長於上頜,上下頜齒尖銳,大小不一,均以第2牙為最長。口下方有一長鬚,約佔身體之1/3。犁骨齒1對;腭骨齒1行。胸鰭小,低位。腹鰭小,稍前於背鰭。背鰭約始於身體中央;臀鰭位於身體極後力而接近尾鰭,臀鰭基略大於背鰭基。身體背緣及腹緣皆具脂鰭。在腹緣有發光器1列約66枚,而其上方另有發光器1列約36~40枚。在尾柄下方有一黑斑。
中、西太平洋,日本及夏威夷諸島周邊水域,台灣東港、小硫球至東沙島周邊海域。
棲息於300~2,200公尺之水層。
本省東港漁民常以櫻蝦網或底拖網漁獲之,多做為高屏地區養殖戶餌料之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巨口魚目(Order Stomiiformes)
窄鰭魚首目(Superorder Stenoptergii)
光魚亞目(Suborder Photichthyoidei)
巨口魚科(Family Stomiidae),Barbeled Dragonfishes
|
井中視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井裡觀看星星。周.尸佼《尸子.卷上》:「自井中視星,所見不過數星。」後比喻人識見短淺。
|
星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說中常以忠正之臣為重要的星宿轉世,稱為「星主」。《七俠五義》第一四回:「你是何人?擅敢假充星主前來鬼混!」
|
星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占星與望氣的方法。《史記.卷二七.天官書》:「爭於攻取,兵革更起,城邑數屠,因以饑饉疾疫焦苦,臣主共憂患,其察禨祥候星氣尤急。」
2.星宿與節氣。用以比喻時光。晉.陶淵明〈飲酒詩〉二○首之一九:「冉冉星氣流,亭亭復一紀。」宋.秦觀〈春日雜興〉詩一○首之一:「飄忽星氣徂,青陽迫遲暮。」
|
星仔瀉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夜晚快速飛越天空的輝亮星體。原為太空中漂浮的塵埃、碎片,進入地球大氣層後,與空氣摩擦燃燒發光,而形成如箭的光跡。當碎片體積巨大,來不及在大氣層中完全燃燒消失,即落在地面,成為隕石。
2.環繞太陽運行的小質量天體。其外貌和亮度均隨著與太陽距離的遠近而發生變化。軌道是以太陽為焦點的圓錐曲線。以拋物線居多,橢圓次之,雙曲線最少。解體後轉化為小行星或流星群。中古時,彗星的出現常被視為災禍、戰爭的不祥之兆。例:在上早時代,星仔瀉屎係毋好个兆頭。(在古時候,慧星出現是不好的徵兆。)
|
七星山-角閃安山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七星山角閃安山岩。面上可見含有許多黑色柱狀之角閃石斑晶。顯微鏡下呈棕色之角閃石(Hb),一般稱為玄武質角閃石,礦物之解理顯著。
|
星行夜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速急行,連夜歸來。《晉書.卷九四.隱逸傳.夏統傳》:「幼孤貧,養親以孝聞,睦於兄弟,每採梠求食,星行夜歸。」
|
星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非常迅速。《文選.張衡.東京賦》:「煌火馳而星流,逐赤疫於四裔。」《文選.潘岳.馬汧督誄》:「彤珠星流,飛矢雨集。」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