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75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大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商人。《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蔡京自拜相後,有巨商大賈六七輩,赴闕投詞。」《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加以蘇揚各地之煙花,亦都圖上海富商大賈之多,一時買棹而來。」
|
錢謙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後錢謙益率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開城向多鐸迎降。時人有詩「錢公出處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聞。國破從新朝北闕,官高依舊老東林。」仕清後以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任《明史》館副總裁,被人嘲笑為「兩朝領袖」。歷仕四朝,四次罷職閒居。錢謙益一生好佛,迷信「三生」、「轉世」、之說,又痛斥狂禪。順治三年(1646年),託病回鄉。順治四年(1647年),因江陰黃毓祺反清案被捕入獄,順治五年(1648年),柳如是四處奔走,救出了錢謙益。錢對此感慨萬千:「慟哭臨江無孝子,從行赴難有賢妻」。後在蘇州,寄寓拙政園。順治六年已丑,返常熟,移居紅豆山莊。...
|
手足靡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手足無措」之典源,提供參考。 #《論語.子路》1>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2>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禮記.仲尼燕居》。
(2) 錯:通「措」,安置。〔參考資料〕 《禮記.仲尼燕居》子曰:「禮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國而無禮,譬猶瞽之無相與,倀倀乎其何之?譬如終夜有求於幽...
|
靡然向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紛紛學習、追隨而成一種風氣。南朝梁.陸倕〈石闕銘〉:「興建庠序,啟設郊丘,一介之才必記,無文之典咸秩,于是天下學士靡然向風。」唐.韋嗣立〈請崇學校疏〉:「陛下誠能下明制,發德音,廣開庠序,大敦學校……則四海之內靡然向風,延項舉足,咸知所向。」也作「靡然鄉風」、「靡然從風」。
|
現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現今、目前。《三俠五義》第一回:「現時天狗星犯闕,主儲君不利。」也作「現在」。
|
茅廬三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敬賢禮士,誠意邀請。參見「三顧茅廬」條。元.無名氏《醉寫赤壁賦》第一折:「不肯去蘭省,一朝登北闕,便想這茅廬三顧到南陽。」
|
口快心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直口快」之典源,提供參考。 宋.文天祥〈紀事詩序〉(據《文山先生全集.卷一三.指南錄》引)正月二十日,至北營,適與文煥同坐,予不與語。越二日,予不得回闕,詬虜酋失信,盛氣不可止。文煥與諸酋,勸予坐野中以少遲,一二日即入城,皆紿辭也。先是,予赴平江,入疏言:「叛逆遺孽,不當待以姑息,乞舉春秋誅亂賊之法。」意指呂師孟,朝廷不能行,至是。文煥云:「丞相何故罵煥以亂賊?」予謂:「國家不幸至今日,汝為罪魁,汝非亂賊而誰?三尺童子皆罵汝,何獨我哉?」煥云:「襄守六年不救!」予謂:「力窮援絕,死以報國,可也。汝愛身惜妻子,既負國,又隤家聲。今合族為逆,萬世之賊臣也。」孟在傍甚忿,直前云:「丞相...
|
舟中敵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有洞庭,右有鄱陽,但由于德行不修,到後來終究為禹所滅。夏桀國土,左有黃、濟二河,右有泰、華二山,伊闕在南,羊腸板道在北,可是他修政不仁,故為商湯逐放。殷紂時,左有孟門,右有太行,北有恆山,南有黃河,但殷紂不德,雖恃諸陰,結果仍為周武王所殺。由此看來,可知德行比山河的險峻尤為重要。為王者如不修德行,說不定連最親近的同舟之人,也可能盡為敵國。」 武侯連連地頷首稱是。「你說的很對,你說的很對!」並且隨即封他為西河太守,從此,吳起的名氣比以前更為響亮了。 解釋 比喻即使親信的人,也有可能背叛的意思。 詞意 相似詞:無相反...
|
不共之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極深的仇恨。見「不共戴天」條。01.《東周列國志》第三回:「申公借兵失策,開門揖盜,使其焚燒宮闕,戮及先王,此不共之仇也。」
|
平地風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封神演義》第八回:「我老臣雖是身在林泉,心懷魏闕,豈知平地風波,生此異事,娘娘竟遭慘死,二位殿下流離塗炭。」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