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26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腹突乳點水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性體長 2.45~2.85 mm,雄性 1.90 ~ 2.00 mm。雌性額部前端中央具1小突起。 額絲細長,呈羽狀。後側角鈍圓。第2胸足內肢第1節內緣基部具深刻痕,其中部倒 刺較小。第5胸足單肢對稱,共分4節,第3節的外末部具1細刺。末節具3末刺。雄性 腹部不對稱,第2節左緣具大突起,第4節左緣基部和肛節右緣中部各具1小突起,尾 叉不對稱,左叉寬大。雄性第5胸足單肢,不對稱,左足第1節內末部具突起,其上生 細毛,第3節近方形,其內緣基部具1刺突。末節寬大,其頂端向內側彎曲呈喙狀小刺突。 右足末節狹長內末部及末端各具1小刺。
|
叉胸異腹胡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文名為叉胸異腹胡蜂。后蜂體長14~15mm,雄蜂12~14mm,工蜂11~14mm。身體暗紅褐色,斑紋米黃色。臉部中央有深褐色粗斑,頭頂暗紅褐色。胸部背面的以下部位米黃色¬¬¬¬¬¬,前胸下方及後緣、中胸背板一對細縱紋、小盾片前緣、後胸橫條紋、前伸腹節末端一對橢圓斑。腹部柄節末端一對橢圓斑,常於側面的橫條紋相連;錘腹第1節基部兩側一對勾狀斑,第2~4節一對橫斑,3、4節的橫斑小而不明顯。錘腹第1~4節腹面有大型斑紋,第5節的斑小而不明顯。
|
西里銀腹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蛛體長約8~13 mm。背甲黃褐色,兩側綠色或綠褐色。胸板黑褐色。步足綠色,向末端逐漸轉為黑褐色。第IV步足腿節具有二列細長的感覺毛。腹部長橢圓形,前端較寬,後端較尖。腹部背面為綠褐色或黃綠色,具有銀白色金屬光澤,中央有三條黑色或褐色縱帶,後端靠近。腹部腹面有一條綠褐色或褐色寬縱帶,其左右各有一條較細白色縱帶,並在絲疣前中斷,形成一個白色圓斑。雄蛛體長約5~12 mm,體色為黃褐色。
【習性】廣泛分布於臺灣各地,以中、低海拔山區較為常見,多結網於潮濕處所,如溪畔、路旁排水溝、森林邊緣和步道兩旁灌叢等。網為傾斜空心圓網。
|
壺腹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態特徵】
雌、雄蛛體長為5~6mm。頭胸部圓形,淺褐色,具有不規則的狹窄黑邊及黑褐色的正中線。眼域深色,具有八眼,前方中間二眼(前中眼)最小互相靠近,其餘六眼分為二群,每群各三眼互相靠近,位於前中眼兩側。胸板黃褐色,後方寬廣呈截平狀。步足細長,腿節和脛節末端白色。腹部短而高,中間最寬,後端略向後尖突。腹部背面中央 壺腹蛛的腹部後端有明顯突起 有一條黑色縱帶,兩側各有一條黑斑組成的縱帶;腹面正 中則有一條連續的黑褐色縱帶。
【習性】
常見於臺灣各地。通常結網於室內牆角、櫥櫃縫隙等陰暗場所,網為不規則棚狀網,蜘蛛則倒掛在網面下。...
|
黃腹瘦粉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翅 R 脈之幹脈裸,具縫前中剛毛 (ac),前腹板裸。側顏裸,體大面積呈黃褐色,無金屬光澤。胸部黃至暗棕色,腹部全黃,有時腹部第四及第五節背板具黑色斑點。第三節觸角黃色。足黃色,跗節褐色。體長 6-7 mm,中小型麗蠅。
|
長腹角貝寄居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額角突出銳利,盾板較長,眼球發達,眼柄長約盾板長的一半。右螯掌部佈滿明顯顆粒,部份皆被長的軟剛毛覆蓋,腹緣則無剛毛分佈,腕節兩側緣有刺,中間處的明顯隆起亦有刺列;左螯鉗部無刺。步足指節長於前節,腹緣有3或4根棘刺,前節無刺,腕節在背端角處有刺。尾柄左右葉對稱,有淺的中間凹陷,末緣有棘刺,側緣亦為鋸齒。最大體型紀錄為盾板長6.6 mm。盾板呈乳白至橘紅色,眼柄下半部為乳白或橘紅色,靠近眼球處有棕色寬帶。第一觸角柄淡橘色,大螯在腕節與長節有較寬的紅色色塊,左螯在掌節處也有相同色塊。步足白色,從指節到長節的各節皆有橘紅色色塊。
|
扇鰭凹腹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型延長,側扁。頭部中大型。口大,下位,頦部有一長鬚;上、下頜齒為錐狀,多列排成窄齒帶,內側齒不特別大於外側齒。鰓被架 7;鰓耙數0+12-13。體被較大型櫛鱗,鱗片上佈滿向後突起之三角形弱棘;第一背鰭基底後方具無棘鱗區;第一背鰭中部至側線之鱗列數5-5.5。肛門離臀鰭稍遠,發光器短小,位於兩腹鰭基底之間,約略分為兩部份,前端為黑色小圓斑,後端為黑色裸露之無發光區域,其上有肛門及尿殖孔。第一背鰭具硬棘II,第II硬棘前緣呈鋸齒狀,軟條10-11;腹鰭軟條9。體色為銀灰色,鼻吻部邊緣及鼻中隔有黑邊;第一背鰭有一明顯黑斑,臀鰭前半部邊緣黑色。
|
短尾腹囊海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稜與尾部上側稜不相連接,下側稜則止於臀部骨環附近而不與尾部相接,中側稜則與尾部下側稜相接。吻略長,頭長為其1.5-1.7倍。主鰓蓋縱稜明顯而完整,軀幹部的中側稜及下側稜亦明顯。骨環 21+ 20-24;背鰭鰭條數 36-48;胸鰭鰭條數18-23;尾鰭鰭條數 9。體褐色,吻部具若干不顯之暗色橫紋,側稜上方有不顯之縱帶。
|
加氏凹腹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Ventrifossa garmani (Jordan & Gilbert, 1904)
頭部中大,吻短圓鈍,口大下位,頦下有一長鬚;鰓裂大向前延伸達眼睛後緣下方;第一背鰭之硬軟條有細密的小型鋸齒。體被大型櫛鱗,其上散佈許多三角形的棘刺。發光器位於兩腹鰭基底間,短小,黑色水滴狀,包圍著肛門與泄殖孔,此包圍部分凹陷,所以此類魚被稱為「凹腹鱈」。體均為土黃色,各鰭淡色,在本科魚類中屬中小體型,可成長至30公分。
南日本太平洋側,中國東海及南海,台灣。
生活於深度320~800公尺、水溫6~12℃的水域,棲息於砂泥底海域,為深海底棲性肉食魚類,以小型之磷蝦,明蝦等足類為食。會在夜間時從較深水層洄游至較淺水層覓食,繁殖季節為冬季至初春。
常見之種類,無經濟價值,漁民以底拖網捕獲後,多作為下雜魚。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鱈形目(Order Gadiformes)
准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Paracanthopterygii)
鼠尾鱈科(Family Macrouridae),Grenadiers,Rattails
|
蔗腹齒薊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蟲製片後長1.2 mm,體褐色。觸角第1、2節褐色,第3、4節及第5節基部黃色,第5節端部及第6、7節褐色。前翅褐色基部較淡。各足跗節褐色,脛節黃色。
頭頂略向前突,單眼前毛1對,位於前單眼前方兩側靠近複眼處,長於單眼間毛。單眼間毛位於後單眼前方,單眼三角區之外。頰長於複眼,眼後毛數支不排成爲一列,頭後有多數橫紋。觸角7節,第3、4節有叉狀感覺錐。
前胸背板方形,前翅鱗瓣緣毛5支,上脈毛基部7-8支,端毛3支分開很遠,下脈毛13支,後緣纓波狀。
腹部第2 - 8側板後緣及背板兩側後緣有鋸齒,甚爲明顯;第5-8背板兩側有微毛梳;第8背板後緣無梳毛;第10背板完全縱裂。第2-6腹板後緣全部有鋸齒...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