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4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更絃易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濫用公帑,所以下屬們就有怨言;事奉貴族不能超過禮制的規定,所以貴族們就有怨言。由此可見,這些人之所以讒謗晏子,並非因為晏子治理不好,而是因為晏子的改革,讓他們既得利益受損,所以才說壞話攻擊他。晏子又請景公不要因此而停止改革,反而要澈底放棄舊路,改行新政,這樣不出三年,就會有好的政聲。這兩個典源一用「更張」,一用「改轍」,後來被合用演變成「改弦易轍」,用來比喻改變制度、做法或態度。
|
矯枉過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諸侯王表》。
(2) 子胥:伍員(?∼西元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與父兄俱仕楚,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其父兄,後逃亡吳國,佐吳伐楚,並得以使己復仇雪恥。又吳王夫差滅越國後,欲釋越王句踐回國,伍員極力諫阻,夫差不聽,反而聽信讒言殺了他。伍員死前預言越必滅吳,九年後果然應驗。
(3) 笞:音ㄔ,用鞭或竹板打。
(4) 卒王:指楚平王。
(5) 昭王:春秋時楚人,生卒年不詳。平王之子,名壬。伍員助吳王闔廬攻楚,入楚都城郢時,楚昭王出奔,使申包胥求援於秦。後來吳伐陳,昭王救之,囤兵於城父,因得重病卒於城父。在位共二十七年,諡昭。
(6) 大夫:職官名。多係擔任中央要職和顧問。
(7)...
|
飛流短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傳於眾人之口的閒言閒語。唐.沈亞之〈送韓北渚赴江西序〉:「故有諛言順容積微之讒,以基所毀,四鄰之地,更效遞笑,飛流短長,天下聞之矣。」也作「飛短流長」、「蜚短流長」。
|
耿耿丹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忽忽而日度。妄周容而入世兮,內距閉而不開。俟時風之清激兮,愈氛霧其如塺。進雄鳩1>之耿耿2>兮,讒3>介介4>而蔽5>之。默順風以偃仰兮,尚由由而進之。心懭悢以冤結兮,情舛錯以曼憂。搴薜荔於山野兮,采撚支於中洲。望高丘而歎涕兮,悲吸吸而長懷。孰契契而委棟兮,日晻晻而下頹。 〔注解〕
(1) 雄鳩:鳥名,其狀似鴿,頭小胸凸,灰色有斑紋,尾短翼長。
(2) 耿耿:誠信守節的樣子。
(3) 讒:顛倒是非、中傷別人的人。
(4) 介介:分隔。
(5) 蔽:蒙蔽、壅蔽。
|
隋珠暗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因為一切發生得太突然的緣故。鄒陽以明珠自喻,陳述自己懷才不遇,得不到君王的賞識與珍愛,又遭受他人的讒言陷害。後來「明珠暗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比喻懷才不遇,高才屈居下位,如元.高明〈二郎神.從別後套.集賢賓〉曲:「怕朱顏去也難留,把明珠暗投,不如意十常八九。」後來也常用來比喻好人誤入歧途,如:「他原本是個上進的學生,但因為交到壞朋友,明珠暗投,終於淪落到如此地步。」
|
心煩意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心煩意亂」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心煩意亂」原作「心煩慮亂」。戰國時楚國人屈原秉性堅貞,他為國家竭盡了忠心智慧,卻屢遭奸臣讒言毀謗,而被放逐在外三年都沒能再見到君王一面。在「心煩慮亂」,不知如何在這汙濁世界自處的情況之下,他只好去見太卜鄭詹尹,希望能藉占卜解除自己的疑惑,結果卻徒勞無功。後來「心煩意亂」這個成語就從「心煩慮亂」演變而出,用來指心情煩躁,思緒凌亂。
|
幸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皇帝寵暱的臣子。《史記.卷一二六.滑稽傳.褚少孫補.郭舍人傳》:「朝奏入,有詔使幸臣馬游卿以帛五十匹賜乳母。」唐.韓愈〈河南令張君墓誌銘〉:「為幸臣所讒,與同輩韓愈、李方叔三人俱為縣令南方。」
|
矜貧恤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憐憫貧苦,救助孤獨無依的人。《魏書.卷五四.高閭傳》:「甄忠明孝,矜貧恤獨,開納讜言,抑絕讒佞。」
|
巧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巧言奸佞。《管子.立政》:「諂讒飾過之說勝,則巧佞者用。」《宋書.卷六五.杜驥傳》:「以軍功為驍騎將軍,封邵陽縣男,食邑三百戶。尋坐巧佞奪爵。」
|
不直一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逮捕灌夫,並與其家人一起論罪問斬。灌夫的好友魏其侯想要救他,上書武帝替他說好話,卻因此受到牽連,被讒言所害,也遭來殺身之禍。後來「一錢不值」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毫無價值。「一錢不值」較早的書證如《文明小史》第三○回:「但則我們中國已被外洋看到一錢不值,所以他們犯了我們的法不能辦罪,我們百姓要傷了他個貓兒、狗兒,休想活命。」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