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2.52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劖言訕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嘲諷譏笑。《西遊記》第四六回:「我們也錯看了這子了!平時間劖言訕語,聞他耍子,怎知他有這般真實本事!」
通臂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流行於河北地區仿效猿動作的拳法。特點是勁由背發,經肩和肘而圓滑到達手指。進攻的姿勢較高,手法迅速,拳法豐富。其流派有白通臂拳、通背拳、少林通臂拳、五行通臂拳、劈挂通臂拳等。
戀土難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眷戀鄉土之情深,而不願遷離。《水滸傳》第三一回:「他那里常常有書來,取我入夥。我只為戀土難移,不曾去的。」《西遊記》第二五回:「這子戀土難移,小自小,倒也結實。」
批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級簽發下來捉拿人犯的官文。猶今之拘票。《西遊記》第三回:「只見那美王睡裡見兩人拿一張批文,上有『孫悟空』三字,走近身,不容分說,套上繩,就把美王的魂靈兒索了去,踉踉蹌蹌,直帶到一座城邊。」《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公孫知道,大怒,報了秀水縣,出批文拿了回來。」
胡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意亂說、瞎編。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一七齣:「[丑]告相公得知,上大人丘乙己,化三千,七十士。〔末〕一口胡柴。」《西遊記》第四一回:「那潑頭!我與你有甚親情?你在這裡滿口胡柴,綽甚聲經兒?」也作「胡謅」、「胡嘈」。
猢猻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幼小孩童往往極其頑皮,故舊時戲稱鄉塾的教師為「猢猻王」。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六.辨證類.嘲學究》:「近世嘲學究云:『我若有道路,不做猢猻王。』」也稱為「孫王」、「猢猻大王」。
2.戲稱團體中的領袖。如:「他這猢猻王,當的可神氣呢!」也稱為「孫王」、「猢猻大王」。
落鴈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之非不知邪?庸詎知吾所謂不知之非知邪?且吾嘗試問乎女:民溼寢則腰疾偏死,鰌然乎哉﹖木處則惴慄恂懼,猿然乎哉?三者孰知正處?民食芻豢,麋鹿食薦,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猿猵狙1>以為雌,麋2>與鹿交,鰌3>與魚游。毛嬙、麗姬4>,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5>。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6>哉?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殽亂,吾惡能知其辯! 〔注解〕 (1) 猵狙:音ㄆ|ㄢˋ ㄐㄩ,傳說中的野獸,形似猿。 (2) 麋:動物名。與鹿同類而稍大,雄麋青黑色,頭生枝角,雌麋呈褐色,體略小。 (3) 鰌:音ㄑ|ㄡ,動物名。形似鰻,體圓尾扁,色青黑,無鱗。常居於泥...
白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白色的猿。如:「遊客一靠近柵欄,園中的白猿馬上伸出手來討食。」《晉書.卷五五.列傳.張載》:「白猿玄豹,藏於欞檻,何以知其接垂條於千仞也?」
金剛猩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屬巨猿科。分布於赤道非洲。體型似而大,沒有尾巴和頰襄,性情溫和,智慧高於一般子。常被用來做為研究人類疾病、心理、行為等的對象。也稱為「金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即獼。猿屬。體矮小,尾金色,臂長,善攀爬。《禮記.樂記》:「獶雜子女,不知父子。」漢.鄭玄.注:「獶,獮也。」也稱為「猱」、「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