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水大量流溢。《玉篇.水部》:「瀿,水暴溢也。」《集韻.平聲.元韻》:「瀿,楚人謂水暴溢為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腶脩:加以薑桂,捶擣所製成的肉乾。《集韻.去聲.換韻》:「腶,腶脩,捶脯施薑桂也。」《禮記.郊特牲》:「大饗尚腶脩而已矣。」《新唐書.卷一六四.歸崇敬傳》:「學生謁師,贄用腶脩一束,酒一壺,衫布一裁,色如師所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祭祀時用來置放酒杯的承盤。長方形,似案,無足。《集韻.去聲.御韻》:「棜,承樽器,如案無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擨歈:嘲弄、輕笑。《玉篇.手部》:「擨,擨歈,輕笑貌。」《集韻.平聲.麻韻》:「擨擨歈,舉手相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杈刺取泥中魚鱉。《集韻.入聲.陌韻》:「簎,杈刺取魚鱉也。」《周禮.天官.鱉人》:「鱉人掌取互物,以時簎魚鱉龜蜃凡貍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傳說中的野獸。同「𧳵」。《集韻.入聲.鐸韻》:「猼,獸名;似人有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痴呆而不能聽受。《集韻.入聲.黠韻》:「聐,顟聐,痴不能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姓。《集韻.上聲.噳韻》:「慺,姓也。」
爣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火光明亮的樣子。《集韻.上聲.蕩韻》:「爣烺,火貌。」也作「爣朗」、「爣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幼鷹的羽毛色澤。《玉篇.鳥部》:「鴘,鷹鷂二年色。」《集韻.上聲.獼韻》:「鴘,鷹隼二歲,色赤。」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