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步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步兵使用的武器。長約一公尺,重約四公,有效射程一般在一千五百公尺以內。
鈞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旨,尊稱別人的旨意。《水滸傳》第三回:「奉著經略相公鈞旨,要十精肉,切做臊子,不要見半點肥的在上頭。」
百金一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答應。曹丘生拿了介紹信就馬上去拜訪季布,見到季布後,就深深作揖,並且說:「楚人有一句諺語說:『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你在梁、楚一帶的名聲之所以能這麼大,都是我幫你傳揚的,大家都是楚人,為什麼你一直拒絕見我呢?」季布聽了這句恭維的話,非常高興,以上賓之禮招待。曹丘生住了幾個月才離開,臨走時,季布還送了他一份厚禮。曹丘生繼續替季布宣揚,季布的名聲也就愈來愈大。後來「一諾千金」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信守承諾,說話算數。
百步五十步之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穀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穀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注解〕 (1) 填然:鼓音...
無可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可奈何」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燕策三》1>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
稱柴而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秤剛夠分量的柴薪煮飯。形容人計較,儉省吝嗇。《警世通言.卷五.呂大郎還金完骨》:「積財聚穀,日不暇給。真個是數米而炊,稱柴而爨。」也作「稱薪而爨」。
上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等品級。《魏書.卷一一○.食貨志》:「白登山有銀礦,八石得銀七兩,錫三百餘,其色潔白,有踰上品。」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如此諸賢,故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閒人。」
諛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嘲笑為人作墓誌而稱譽不實。《新唐書.卷一七六.韓愈傳》:「後以爭語不能下賓客,因持愈金數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宋.陸游〈題齋壁〉詩:「作碑諛墓已絕筆,紬史藏山猶苦心。」
浮生瞬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虛浮而短暫。如:「我勸你浮生瞬息,名利轉眼成空,凡事不要計較。」
銖銖較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錙銖必較」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錙銖必較」原或作「計較錙銖」。錙銖,音ㄗ ㄓㄨ,是古代極小的計算單位,六銖為一錙,四錙為一兩,用以比喻極細微。連像錙銖那樣微小都要計較,表示一個人十分小氣,凡事計較。顏之推(西元531∼?)字介,北朝齊臨沂人。博覽群書,詞情典麗。初仕梁,以亂奔齊,歷官中書舍人、黃門侍郎。齊亡,仕周為御史上士,隋初,太子召為學士。撰有《顏氏家訓》,共二十篇,論立身治家之道,辨正世俗之謬,以訓後人,於世故人情,深明利害。在《顏氏家訓.治家》中,顏之推提到當時民風敗壞,民間嫁娶之時,經常有賣女兒來賺錢的事情發生,雙方非但不以為怪,甚至還討價還價,連一點小錢都要計...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