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9.99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孵卵。同「孵」。《南子.人間》:「夫任者先避之,見終始微矣,夫鴻鵠之未孚於卵也。」
習以為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養成習慣後,便成為常規。《魏書.卷一八.太武五王傳.臨王譚傳》:「將相多尚公主,王侯亦娶后族,故無妾媵,習以為常。」《儒林外史》第四八回:「話說余大先生在虞府坐館,早去晚歸,習以為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擾亂。《廣韻.上聲.小韻》:「嬈,亂也。」《南子.原道》:「其魂不躁,其神不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捕捉。通「擒」。《史記.卷九二.陰侯傳》:「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此乃信之所以為陛下禽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界線、界限。如:「界埒」、「埒內」、「埒外」。《南子.精神》:「休息于無委曲之隅,而游敖于無形埒之野。」
前功盡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ng jìn fèi釋義︰即「前功盡棄」。見「前功盡棄」條。 01.宋.洪邁《夷堅志丁志.卷一二.陰民女》:「師若飲酒破齋,則前功盡廢,實為可惜。」 02.《三國演義.第一二○回》:「若輕召還,前功盡廢,誠可惜也。」 參考詞語︰前勞盡棄注音︰ㄑ|ㄢˊ ㄌㄠˊ ㄐ|ㄣˋ ㄑ|ˋ漢語拼音︰qián láo jìn qì釋義︰即「前功盡棄」。見「前功盡棄」條。 01.清.方苞〈與常熟蔣相國論征澤望事宜書〉:「其鄰近之國,雖仰我威德;至於臨敵決機,恐未能實心效命。萬一我師既至,而彼復遷徙鳥舉,則前勞盡棄,後策益艱。」
問道於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問道於盲」典源作「求道於盲」。唐朝韓愈〈答陳生書〉談及陳生向他求教,他說如果陳生急於求成,就應該去找那些有名有地位的大人物,來找他,就有如向瞎子問路一樣,是不會有什麼收穫的。「求道於盲」是韓愈自謙的話,以盲比喻自己無知。後來「問道於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向無知的人求教。出現「問道於盲」的書證如宋.陳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是以二十年間,紛紛獻策以勞聖慮,而卒無一成,雖成亦不足恃者,不知所以用東之勢者也,而書生便以為長不易守者,是亦問道於盲之類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脫去、掉落。如:「蛻皮」。《南子.說林》:「蟬飲而不食,三十日而蛻。」三國魏.曹植〈神龜賦〉:「蛇折鱗于平皋,龍蛻骨于深谷。」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漢文帝劉恆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性格寬和,仁孝恭儉,廢除了許多殘酷的刑罰。袁盎則是文帝時的大臣,常能提出有益的建言。文帝時,南王劉長自恃為宗室親族,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數度抗旨,無視於法制的存在。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載,當時袁盎就曾預言此人將危害社稷,但為顧及宗室之情,文帝未加以制裁。後來南王果真起兵謀反,文帝平亂後將其流放,不料卻病死於途中。文帝得知劉長的死訊,極為自責與傷心,飲食不入,袁盎於是舉了三項文帝值得稱頌的事跡以寬慰之。其中之一為事母至孝:有一次,母親薄太后身患重病,而且病了三年之久。在此期間,文帝絲毫不敢怠慢,「不交睫,不解衣」地照顧侍候,煎好的湯藥也一定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池塘、湖泊。《南子.說林》:「十頃之陂,可以灌四十頃。」《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日出東沼,入乎西陂。」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