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木木樗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呆、孤單的樣子。《西遊記》第六回:「水蛇跳一跳,又變做一隻花鴇,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之上。」
目瞪口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瞪著眼睛,嘴巴緊閉的失神模樣。後來「目瞪口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呆的樣子。
形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貌鄙俗。為自謙之詞,有自愧不如之意。《晉書.卷三六.衛瓘傳》:「珠玉在側,覺我形穢。」《儒林外史》第三○回:「在他面前,自覺形穢,所以不敢心想著相與他。」
獃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想。《紅樓夢》第六回:「正獃想時,只聽得噹的一聲,又若金鐘銅磬一般,不防倒嚇的一展眼,接著又是一連八九下。」
阿家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家長。如:「不不聾,不作阿家翁。」
老人失智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正式診斷名稱為「認知障礙症」。患者出現一個或多個認知領域的功能退化,包括複雜注意力、執行功能、學習與記憶、語言、知覺動作以及社會認知等。失智症有許多不同類型,例如: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等。
濟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代的高僧,俗名李心遠,臺州(今浙江臨海境內)人。初於杭州靈隱寺出家,後移居淨慈寺。傳說已證得阿羅漢果,常以神通示化眾人,救人苦難,人稱他為「濟公活佛」。平日嗜食酒肉,不守戒律,舉止如似狂,故稱為「濟顛」。
賊人膽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做壞事的人因怕被察覺而心虛、不踏實。《紅樓夢》第七一回:「這本是鴛鴦戲語,叫他出來。誰知他賊人膽虛,只當鴛鴦已看見他的首尾了,生恐叫喊起來。」《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王小五子見余藎臣生了疑心,畢竟他自己賊人膽虛,亦不敢撒嬌撒。」也作「賊人心虛」。
駢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聚集。《三國演義》第五回:「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西遊記》第一二回:「尉遲公將金銀送上他門,諕得那相公、相婆魂飛魄散;又兼有本府官員,茅舍外車馬駢集,那老兩口子如如啞,跪在地下,只是磕頭禮拜。」
口呆目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瞪著眼睛,嘴巴緊閉的失神模樣。後來「目瞪口呆」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受驚或受窘以致神情呆的樣子。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