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2468.7553 ms
共 10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同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喜好相同。漢.蔡邕〈郭有道碑文〉:「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懷哀悼,靡所寘念。」
|
潛龍勿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蛟龍隱藏蟄伏,不為世所知。比喻賢才遭埋沒,不受重用。《易經.乾卦.初九》:「潛龍勿用。」《藝文類聚.卷四六.職官部二.太傅》引〈周王褒太傅燕文公于謹碑銘〉:「函崤重險,鍾鼎淪覆,潛龍勿用,瞻烏在室。」
|
毀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毀損消滅。《後漢書.卷三九.周磐傳》:「後思母,棄官還鄉里。及母歿,哀至幾於毀滅。」南朝齊.王儉〈太宰褚彥回碑文.序〉:「喪過乎哀,幾將毀滅。」
|
器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才識度量。《文選.蔡邕.郭有道碑文》:「其器量弘深,姿度廣大,浩浩焉。」《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眾心服知遠之器量過人。」
|
蔡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32~192)字伯喈,東漢陳留人。博學,工辭章,天文、術數、書畫、琴藝皆精,創飛白書,熹平四年,奏定六經文字,以隸書四十六碑立於太學門外,是為熹平石經。後董卓專政,累遷為左中郎將,故也稱為「蔡中郎」。卓死,被王允所捕,死於獄中。著有《獨斷》、《蔡中郎集》。
|
百折不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盜被逮捕了,但他的小兒子也被強盜殺害。由於橋玄敢於挺身與惡勢力對抗,極受當時的人敬重,後來蔡邕為他寫碑,稱讚他「有百折不撓、臨大節而不可奪之風」。這裡的「百折不撓」,演變成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人的意志剛強,即使受到許多挫折,仍不屈服。
|
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譴責、抨擊。宋.蘇軾〈潮州韓文公廟碑〉:「作書詆佛譏君王,要觀南海窺衡湘。」《紅樓夢》第一一五回:「弟聞得世兄也詆盡流俗,性情中另有一番見解。」
|
鉛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鉛粉做成的筆,用來塗改絹帛或紙上的錯字。《文選.任昉.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人蓄油素,家懷鉛筆。」
|
大書特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元.李齊賢〈有元高麗國清平山文殊寺施藏經碑〉:「將大書特書,誇耀無極。」
|
咨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讚嘆、嘆賞。《文選.蔡邕.陳太丘碑文》:「群公百寮,莫不咨嗟。」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郭陳張甚盛,裴徐理前語,理致甚微,四坐咨嗟稱快。」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