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Meganephria weixleri頭部及胸部灰色,並摻了棕色及些許白色毛。觸鬚、前額、領節及肩板具深棕色及黑色斑紋,後胸具很多叢毛。腹部淡灰色。雌雄觸角皆為絲狀,惟雄蟲觸角較粗且扁平。前翅長且寬,頂角呈圓形,外緣呈小細齒狀。前翅底色白或淡褐灰色,具深灰色及棕色斑點,中央區域外側佈滿褐色。後翅光滑,為均勻深灰色,翅脈較黑,盤狀斑點缺如。後翅外緣線深棕色,緣毛白色,具灰棕色斑點。M. weixleri與M. kononenkoi非常相似,但體型普遍較小,且翅較狹窄,前翅因具明顯橫紋使得顏色更鮮豔,尤其亞外緣線,翅紋較小且充滿較濃褐色,且後翅顏色較深。本種生態習性及寄主植物目前尚不清楚。本種敘...
<i>Tanna infuscatai> Lee & Hayashi, 2004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阿里山紋翅暮蟬 Tanna infuscata 屬於台灣特有種。本種蟬的複眼為綠色。成蟲腹部的important">第3腹板兩側具有瘤狀突,而important">第4腹板則無。在important">第1-7腹節的背面覆蓋銀色鱗毛,而important">第8節背面則是覆蓋白粉。翅脈為黑色和綠色相間。成蟲出現在7-8月,棲息於海拔1300公尺的阿里山山區,夜晚有趨光性,雄蟲於黃昏及黎明時鳴叫,下雨天則停止鳴叫。本種之描述主要參考引用 Lee and Hayashi (2004) 與陳振祥 (2004) 所發表之文獻內容。
Perigrapha nigrocincta頭部及胸部淡赭灰色或青灰色,下唇鬚及前額為黑灰色,腹部的軟毛相當均質。雄蟲觸角為短雙櫛齒狀,雌蟲為絲狀。腹部顏色較黑且更多棕灰色,背方飾毛缺如。前翅相當短且高,頂角尖銳,外緣為平坦拱型。前翅底色亮淺赭灰色或青灰色,具微深之棕色斑點及紅色鱗片,特別是中央區域。後翅亮白赭色,內側顏色較淺,翅緣區強烈佈滿深灰棕色。本種原被誤鑑定為Cerapteryx conspecta(Wileman)。P. nigrocincta 在Perigrapha屬中相當特殊,因淡赭灰色前翅上具黑色癒合之圓形及腎形紋,且圍莖膜相對較短和迴旋狀較少,及末端具有兩個角狀器。至目前為止...
Taipsaphida curiosa Ronkay & Ronkay, 199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aipsaphida curiosa頭部及胸部軟毛均質,深棕色摻雜深赭棕色及黑色毛。足短,深棕色,整體上多毛,跗節具長白色鱗片環。觸角赭棕色,相當短,為明顯雙櫛齒狀且分枝對稱。前翅長,窄尖,底色深灰棕色,中央區域具淺赭棕色斑點,翅緣一半處佈滿白灰色。後翅較小,大致呈圓形,顏色光亮的白灰色,具擴散且較黑的盤狀斑點、橫線及外緣線。本種的生態習性未知,T. curiosa於一月出現,分佈於中高海拔。本種類似Psaphida resumens及 Feralia sauberi的黑化型。T. curiosa與P. resumens之差異在於其前翅較短,缺乏明顯清晰之橫線及翅紋,且具獨有大型白色三角形端...
<i>Aepyornisi> sp.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隆鳥亦稱象鳥,是一種原生存於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平胸鳥類,在西元1660年左右滅絕。隆鳥成體約3公尺高,體重可達半噸,是已知最重的鳥類。隆鳥蛋的容積亦達7.5公升以上,甚至比一些大型恐龍的蛋還大。
<i>Ailuropodai> sp.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人歡迎的大熊貓,不僅是小朋友為它著迷,也是世界上生物學家與古生物學家共同注目的焦點。它的外型獨特、稀奇,最早法國的生物學家將它歸於浣熊科,但其分類地位卻一直飽受爭議。一些動物學家認為其與熊科的祖先都是祖熊,所以應和熊同屬熊科;但有些專家則認為其型態與熊差異很大,應是與熊科平行發展的另一支,應單獨歸為熊貓科。而且大熊貓雖歸類為食肉目,但卻已逐漸演化成完全依賴竹子為食的食肉目動物。 在更新世中晚期時,大熊貓廣泛的分布在中國大陸的華南地區與相鄰的東南亞地區的溫暖潮濕的竹林。但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以及人類的活動和發展,使得現存的大熊貓的分布區變得非常狹小,僅剩中國大陸四川西部和北部,以及甘肅南部的高...
<i>Alcis hyberniatai> Bastelberger, 190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峰霜尺蛾 Alcis hyberniata 前翅為白色、黃褐色及黑色 雜斑,並佈滿散點之黑鱗,翅中間靠基部為白色雙峰形帶狀斑,此為本種中文名稱由來,並在雙峰中間凹陷處有一較明顯黑斑,後翅銀灰色,靠外側有黑灰色水紋狀斑。8月中旬在嘉義縣鹿林山莊及5月中旬在石山有採集記錄。
<i>Amebelodoni> sp. 鏟齒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鏟齒象的體型大小與現代大象大致相似,但是頭骨部位尤其是下顎骨與門齒,卻有相當大的差異。一般我們所知道的大象,不論是現生的亞洲象、非洲象,甚至也已經滅絕的猛獁象,其門齒都具有一對向上彎曲伸展的上門齒,下門齒則是退化。然而鏟齒象剛好相反,其上門齒退化,而下門齒卻逐漸發展成平鏟狀,下顎骨也呈寬扁狀並與下門齒相接合,形成一個約1公尺長的堅硬鏟子狀下巴。 如此特殊的結構,使得鏟齒象能夠很方便的生活在較淺的河流或沼澤中,並以水草為食,利用牠特有的鏟狀下門牙,將水草從河流或湖泊中鏟起,然後用長鼻與鏟齒下巴緊握住水草,扭轉並撕裂拔起,隨即送入口中。 鏟齒象曾在中新世分布在歐洲、非洲與亞洲一帶。如此特殊且高度特...
<i>Andraca theaei> (Matsumura, 1909)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臺灣茶蠶 Andraca theae 成蟲幾乎全年可見,低至高海拔山區都有分布。幼蟲主要以茶科植物葉片為食,常造成危害。本種早期被視為原產於印度的Andraca bipunctata,經研究後認定為獨立種。
<i>Ankylosaurus magniventrisi>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甲龍類是由各種甲龍組合而成的一支獨特的類群,其出現時間較晚,直到白堊紀之末才登上歷史舞臺。甲龍身體上部覆蓋著厚厚的鱗片,背上有兩排刺,有個像高爾夫球棒一樣的尾巴,腿短,脖子也很短,在其寬寬的腦袋上有一對角。骨質、釘狀的骨板與錘狀的尾巴為其提供很好的保護作用,幫它抵擋住了大部分的食肉者。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