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0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2.9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寄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借公事以私憤。《宋史.卷三七八.綦崇禮傳》:「再入翰林凡五年,所撰詔命數百篇,文簡意明,不私美,不寄怨,深得代言之體。」
麻口袋倒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歇後語)一到底,一下子全倒光。麻布袋淺短,倒米的時候,一下子就倒光,比喻將事情一股腦兒說盡。如:「張大嫂是個直腸子,每回說話時就像麻口袋倒米──一到底。」
吞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飲恨,心有怨恨而不能發。唐.盧照鄰〈釋疾文.悲夫〉:「駿馬停驅兮幾千里,麟兮鳳兮,自古吞恨無已。」
透消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漏祕密。如:「這件事一定要保密,不可透消息出去。」
沒出豁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發的方法。《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心下好生無主,炮躁如雷,沒個出豁處。」
走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說話不小心而漏消息。如:「不曉得是誰走口,使這件事曝光。」、「如果怕人走口,就不要把祕密告訴別人。」
走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話不小心,無意中露祕密。如:「他不小心走嘴,把你的事都公開了。」、「她走嘴透露了一個名人的祕密。」
沒氣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可供出氣忿的方法。元.關漢卿《蝴蝶夢》第二折:「可不道兒孫自有兒孫福,難吞吐,沒氣路,短嘆長吁,愁腸似火,雨淚如珠。」
鞭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鞭打墳墓以恨。《後漢書.卷三一.郭杜孔張廉王蘇羊賈陸列傳.蘇章》:「子胥雖云逃命,而見用強吳,憑闔廬之威,因輕悍之眾,雪怨舊郢,曾不終朝,而但鞭墓戮屍,以舒其憤,竟無手刃後主之報。」
蠟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用蠟製成的圓形外殼,中置書狀,可防止漏和潮溼。宋.陸游〈大雨中作〉詩:「屬聞蠟彈遣檄書,亟壞布裳縫褲褶。」也稱為「蠟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