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8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1.77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拜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冬至日相賀的禮俗。《俚言解.卷一.拜冬》:「冬至稱賀謂之拜冬,然冬至賀而夏至不賀者,漢雜事云:『冬至陽事起,君子道長故賀,夏至陰事起,君子道消故不賀。』」清.顧祿《清嘉錄.卷一一.拜冬》:「至日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賀尊長,又交相出,細民男女,亦必更鮮衣以揖,謂之『拜冬』。」
無計所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可奈何」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燕策三》1>秦將王翦破趙,虜趙王,盡收其地,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懼,乃請荊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則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荊卿曰:「微太子言,臣願得之。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夫今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誠能得樊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太子曰:「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願足下更慮之。」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為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
毛髮竦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稚子也。虡曰:「君且歸,徐當相迎。」興祖方攬轡,蹶然而寤。明日,遍告常所來往者,疑為不祥。未幾,因出1>,過婁氏之門,毛骨凜然俱竦2>,即得疾。扶歸家,信宿3>而卒。卒後,其表弟陳振夢見之,與語如平生。振曰:「聞兄為冥吏,信否?」興祖唯唯。振又曰:「人持盃珓來卜者,兄能告以吉凶乎?」曰:「大渾王雅不喜此。」振曰:「然則兄為大渾王官屬邪?」興祖遽曰:「吾失言,吾失言。」號慟而去。振驚寤,尚依約聞其哭聲云。 〔注解〕 (1) 出:外出拜見。,音|ㄝˋ。 (2) 毛骨凜然俱竦:全身由外到內都感到寒凜恐懼。凜然,寒冷。竦,恐懼,通「悚」。 (3) 信宿:連睡二夜。
端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宮殿的正門。《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代王即夕入未央宮。有者十人持戟衛端門,曰:『天子在也,足下何為者而入?』」
御碑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敘王有道進京赴考,其妻歸寧。旋又返家,途中遇雨,避於御碑亭,來一秀才柳生春,終宵未交一語,雨止離去。王有道試畢返家,知悉,疑妻不貞,憤然休妻。中試後與同門參房師,房師以柳生春文字不佳而問之,柳以碑亭避雨事告之,王有道始知其妻清白,而向妻請罪,言歸於好。
關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守關門的吏人。《儀禮.聘禮》:「乃關人,關人問:『從者幾人?』以介對。」
血氣方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年輕人精力旺盛,易於衝動。參見「血氣方剛」條。《新唐書.卷一二七.張嘉貞傳》:「昔馬周起徒步,人主,血氣方壯,太宗用之,能盡其才,甫五十而沒。」
桂薪玉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米珠薪桂」之典源,提供參考。 《戰國策.楚策三》蘇秦1>之2>楚3>,三日乃得見乎王。談卒,辭而行。楚王曰:「寡人聞先生,若聞古人。今先生乃不遠千里4>而臨5>寡人,曾不肯留,願聞其說。」對曰:「楚國之食貴於玉,薪6>貴於桂7>,者8>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9>鬼見帝。」王曰:「先生就舍10>,寡人聞命矣。」 〔注解〕 (1) 蘇秦:西元前?∼前317,字季子,洛陽人,戰國時縱橫家。與張儀同學於鬼谷子。早年曾外出遊說,然窮困而歸,後佩六國相印,為縱約長,使秦不敢東出函谷關,達十五年之久。後客於齊,被殺。 (2) 之:往。 (3) 楚:國名。 周成王封...
湖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泛稱天下各地。唐.李頎〈送綦毋三房給事〉詩:「惜哉湖海上,曾校蓬萊書。」《宋史.卷二八一.畢士安傳》:「今湖海新民始得天子命吏,宜有安輯,願一用舊籍。」
反死回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舌撟然而不下,乃以扁鵲言入報虢君。虢君聞之大驚,出見扁鵲於中闕,曰:「竊聞高義之日久矣,然未嘗得拜於前也。先生過小國,幸而舉之,偏國寡臣幸甚。有先生則活,無先生則弃捐填溝壑,長終而不得反。」言未卒,因噓唏服臆,魂精泄橫,流涕長潸,忽忽承睫,悲不能自止,容貌變更。……扁鵲1>乃使弟子子陽厲鍼砥石2>,以取外三陽五會3>。有閒4>,太子蘇5>。乃使子豹為五分之熨6>,以八減之齊7>和煮之,以更熨8>兩脅下。太子起坐。更適陰陽9>,但服湯二旬10>而復故。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11>死人。扁鵲曰:「越人非能生死人也,此自當生者,越人能使之起耳。」 〔注解〕 (1) 扁鵲:姓秦,名越人。戰國時名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