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732.3634 ms
共 10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頂天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隨波逐流
|
竹林七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魏末晉初年間,有七個極富才情的浪漫文學家互相之間甚為友善,他們常集於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相會暢遊,史稱「竹林七賢」。 時值公元250年,即魏明帝嘉平年間,這七個人是﹕山濤,阮籍,嵇康,向秀,劉伶,阮鹹和王戎,他們皆是性情曠達且才高志遠的才子,或者文采翩翩,或者官高名大,所以逐漸的被世人稱為「七賢」。 他們七人皆是擅長飲酒的文學家,其中一些人還精通音律。若以文學論,當以阮籍和嵇康最為著名﹔若以音樂論,則以阮鹹,阮籍和嵇康為首﹔而若以擅長飲酒論,山濤和劉伶當之無愧。他們幾人皆性情浪漫,且脾胃相投,因此結為好友,終日...
|
夷夏觀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夷夏之防的理論便應運而生。夷夏之防開始有反侵略﹑禦外侮的含義﹐隨著民族矛盾的激化和民族仇恨的增長﹐逐漸添加了一些大漢族主義的內容﹐如認為夷夏種屬不同﹐先天就有優劣之分。在《國語‧周語中》不是將戎狄罵作“豺狼”﹐就是誣稱他們為“禽獸”﹐根本不把戎狄當作人﹐主張夷夏不通婚﹐不通禮﹔或則認為戎狄與華夏雖然本來是一家。但由於戎狄的祖先不遵守禮義﹐犯了罪﹐被流放到邊疆﹐形成戎狄之族﹐至今也沒有變好(《國語‧周語上》)。這兩種觀點都是對周邊民族的歧視﹐帶有明顯的大漢族主義色彩。孔丘作《春秋》﹐提出了“內諸夏﹐而外夷狄”的觀點﹐夷夏...
|
人口轉型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人口轉型界定2 三階段理論2.1 壹、 潛在高成長率的穩定人口2.2 貳、 轉型期的成長2.3 參、 低成長率的穩定人口3 關鍵字4 參考文獻 人口轉型界定人口轉型理論特指某一國家18世紀以來,自農業經濟逐漸轉變至工業經濟時,其人口在工業時代之前,出生率及死亡率兩者都很高,因此人口成長速度緩慢,即是所謂高穩定階段。進入工業化階段後,工業化對環境的改善,開始降低人類的死亡率,而同時期的人口出生率仍舊處於高位,人口成長呈現爆炸性加速。一旦進入工業化後期,出生率也 |
負隅頑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依恃險要的地勢,做頑強的抵抗。語本《孟子.盡心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比喻憑藉某種條件,做頑強抵抗。如:「困守在屋子裡的槍擊要犯,雖負隅頑抗,終被警察擊斃。」
|
讀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國字在文言詞裡的讀法。如追奔逐北的「北」,讀音為ㄅㄛˋ,語音為ㄅㄟˇ。
|
兩敗俱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兩敗俱傷」是說雙方爭戰,可能因此都受到損傷。這句話出自於《新五代史.卷三八.宦者傳.論》。在傳中,論及自古以來宦官的禍害遠超過女色。因為宦官最親近國君,在照顧日常生活起居中,有很多機會,可獲得國君的信任,而讓國君逐漸疏遠忠良賢臣。於是國君慢慢地被宦官把持,禍害因而潛伏滋長,等到有一天國君發覺情形不對,終於想要重新信任忠臣來圖謀改善。但是如果動作太慢,禍患必然加深;如果動作太猛,則宦官可能因此挾持國君。遇此狀況,縱有聖賢明智之君臣,也難有所作為,最後還可能弄得雙方都受到傷害。後來「兩敗俱傷」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原文「俱傷而兩敗」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兩者相爭,俱受損傷。
|
滿面春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喜形於色、笑逐顏開、笑容可掬、怡然自得、洋洋得意
|
劉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至一度攻佔項羽的根據地彭城。經過楚漢之間長期的拉鋸戰,在蕭何、張良、韓信等的協助下,劉邦所率領的漢軍逐漸坐大。楚漢兩國協議以鴻溝為界,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互不侵犯。但是,當項羽遵守諾言退兵,並放回曾被扣為人質的劉邦的父母妻子之後,劉邦卻背信偷襲。項羽退到垓下,劉邦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楚軍軍心,最後項羽走投無路,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只好自刎於烏江邊。這場歷時五年(高祖元年(前206年)元月至五年(前202年)十二月)的楚漢戰爭,終以劉邦一統天下,項羽徹底敗亡而自殺告結束。 建立漢朝項羽敗亡後,高祖六年(前202年)正月甲...
|
見利忘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01.《藝文類聚.卷七四.巧藝部.圍棋》引三國魏.應瑒〈奕勢〉:「燕昭之賢,齊頃之德也,長驅馳逐,見利忘害,輕敵寡備,所喪彌大。」 參考詞語︰好利忘義注音︰ㄏㄠˋ ㄌ|ˋ ㄨㄤˋ |ˋ漢語拼音︰hào lì wàng yì釋義︰喜好私利而遺忘正義。見「見利忘義」條。
01.宋.洪邁《夷堅志三志辛.卷一.范端智棋戰》:「及對局,既有勝矣,思行太過,失應一著,遂變捷為敗,索手而出。乃知非分財物,不容妄享。好利忘義之徒,可以內省也。」
02.《三國演義.第一○回》:「陶謙乃仁人君子,非好利忘義之輩;尊父遇害,乃張闓之惡,非謙罪也。」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