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8.13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銅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印章。漢以後官員所用,清代官印,三品以下用銅製,二品以上用銀。唐.李頎〈送崔嬰赴漢陽〉詩:「纔年三十佩銅印,知爾弦歌漢水清。」《宋史.卷一五四.輿服志六》:「兩漢以後,人臣有金印、銀印、銅印。唐制,諸司皆用銅印,宋因之。」
鐵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棒子。《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左肋判八百,右肋判三千鐵棒,配在花果山紫雲洞。」《三國演義》第六三回:「吾夜夢一神人,手執鐵棒擊吾右臂,覺來猶自臂痛。」
銅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產銅的礦山。《史記.卷一○六.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濞則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錢。」
一語九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後為秦所滅。 (6) 九鼎大呂:傳國寶器,比喻分量極重。九鼎,夏禹所的九口大鼎,象徵九州。大呂,周廟大鐘。 (7) 三寸之舌:形容能言善道的口才。見「三寸不爛之舌」。 (8) 彊:音ㄑ|ㄤˊ,同「強」。
硬質合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金屬和金屬碳化物粉末鎔而成的合金。硬度很高,即使在高溫下仍能保持其硬度。多用來製造削切金屬的工具、拉模孔等。
冶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金屬的工匠。《淮南子.俶真》:「今夫冶工之器,金踊躍於鑪中,必有波溢而播棄者。」《晉書.卷九八.王敦傳》:「頑凶相獎,無所顧忘,擅錄冶工,輒割運漕,志騁凶醜,以闚神器。」
棠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地名。古房國之地,戰國時屬韓,在今河南省西平縣西北,以劍戟有名。
倡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輕柔多姿的柳條。宋.賀〈鳳棲梧.為問宛溪橋畔柳〉詞:「為問宛溪橋畔柳,拂水倡條,幾贈行人手?」
火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碎銀經火鎔成銀錠或元寶過程中,所生的損耗。亦指州縣政府為彌補幣損耗而徵收的附加稅。見《文獻通考.卷九.錢幣考》。
僕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好的弓箭。《左傳.莊公十一年》:「乘丘之役,公以金僕姑射南宮長萬。」宋.樂雷發〈烏烏歌〉:「有金須碎作僕姑,有鐵須作蒺藜。」也稱為「僕射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