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9.89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紅繡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一種舊時酷虐的刑具。鐵為鞋,燒紅,使犯人著之。
嵌埋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將物品包在固化塑膠中的造方法。嵌入的物品如照片、岩石、蝴蝶標本、乾燥花等。
鋩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樂器名,打擊樂器。一種雲南、廣西等地民族的打擊樂器,用特製的響銅成,面圓體厚,直徑二十至三十公分。演奏時左手提鑼,右手執槌,音色渾厚洪亮。因鑼臍突起成乳狀(半球形),而又有乳鑼、奶鑼、包包鑼之稱。也稱為「冬鑼」。
銅器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史家稱介於新石器時代與鐵器時代之間的時期為「銅器時代」。世界上最早進入銅器時代的是巴比倫、埃及等古代國家。中國自夏代到春秋、戰國時代即屬之。此時銅器的造技術發達,且用途廣泛,如食器、酒器、樂器、禮器、祭器等,並雕圖案紋飾及文字。因原料多為青銅,故也稱為「青銅器時代」。
泰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吳國干將所的寶劍。《漢書.卷六七.梅福傳》:「至秦則不然,張誹謗之罔,以為漢驅除,倒持泰阿,授楚其柄。」也作「太阿」。
方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方形的鼎。鼎的原始用途為炊具,古時餐具不齊全,飯菜煮熟了就著鼎吃,所以也用為盛食器。後來又常用鼎祭祀死者,作為祭器,以及用為宗廟中和朝會歃盟大典時的禮器。到了周代,鼎又有象徵國家權力的作用,視為傳國重器。天子多以鼎賞記功臣的勛業,也常有人鼎銘述祖先的德善、傳給子孫。鼎多為體圓、腹大、三足與兩耳的容器,也有四足的方鼎。
寶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古代貨幣。《周禮.天官.外府》:「外府掌邦布之入出。」唐.賈公彥.疏:「周景王時,患泉輕,將更大泉,單穆公曰:『不可』,王不聽,大泉,文曰:『寶貨』。」
遠水救不得近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緩不濟急。明.張四維《雙烈記》第八齣:「你說千金報我,遠水救不得近渴。見鐘不打何須,算還咱免淘閒氣。」也作「遠水不救近火」。
鄧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漢南安(今四川省夾江縣西北)人,為文帝的寵臣,獲賞銅山,得自錢,由是大富。景帝立,以事怨通,盡沒其財,後竟貧餓而死。
大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價值較高的錢幣。《國語.周語下》:「景王二十一年,將大錢。」三國吳.韋昭.注:「賈侍中曰:『大錢者,大於舊,其價重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