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矯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矯枉過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越絕書.卷一五.越絕篇敘外傳記十九》載:春秋時,伍氏一家本在楚國仕宦,但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因為得罪了楚平王而被殺,只有他一人逃到吳國。由於受到吳王闔的賞識,他幫助吳國從衰微的國勢走向富強,進而使吳成為一方的霸主。但是伍子胥從來沒有忘記楚平王的殺父之仇。後來楚國攻伐蔡國,伍子胥便藉救援蔡國的名義,發動吳兵攻打楚國,攻下楚國的都城郢。此時楚平王早已死去多年,復仇心切的伍子胥命令兵士們挖開楚平王的墳墓,鞭笞屍骨。後人評論這件事情,認為:「兒子為父親復仇,臣子討伐逆賊,本來是發自至誠之舉,但是伍子胥的做法已經超出常理,反而不合乎中庸之道了。」後來「矯枉...
寄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掛名,列其名而不負實責。《明史.卷二○六.程啟充傳》:「身不出門,而名隸行伍,是謂寄名。」
太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天帝的宮庭。《楚辭.屈原.遠遊》:「朝發軔於太儀兮,夕始臨乎於微。」漢.王逸.注:「太儀,天帝之庭,習威儀之處也。」
轉死溝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輾轉死於水溝、山谷。南朝梁.沈約〈為梁武帝除東昏制令〉:「徵發左,以充繕築,流離寒暑,繼以疫厲,轉死溝渠,曾莫收恤。」也作「轉死溝壑」。
殊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同的禮節。《史記.卷一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帝王者各殊禮而異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魏書.卷五四.高》:「故五帝異規而化興,三王殊禮而致治。」
鶴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作詩的八病之一。由南朝梁沈約所倡,指詩句的第五字與第十五字同聲,因兩頭大,中間細,類似鶴膝,故名。南朝梁.鍾嶸〈詩品序〉:「至平上去入,則余病未能,蜂腰鶴膝,里已具。」
里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里巷。《後漢書.卷一四.宗室四王三侯傳.成武孝侯順傳》:「順與光武同里閈,少相厚。」《文選.謝靈運.擬鄴中集詩.劉楨詩》:「貧居晏里閈,少小長東平。」
飯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國時,屈原投汨羅江而死,楚國人民為表哀痛,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祀。見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後以飯筒指粽子。宋.蘇軾〈和黃魯直食筍次韻〉:「尚可餉三,飯筒纏五采。」宋.周紫芝〈競渡曲〉:「飯筒角黍纏五綵,楚俗至今猶未改。」
連篇累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連篇累牘」之典源,提供參考。 #《隋書.卷六六.李諤列傳》江左齊、梁,其弊彌甚,貴賤賢愚,唯務吟詠。遂復遺理存異,尋虛逐微,競一韻之奇,爭一字之巧。連篇累牘,不出月露之形;積案1>盈箱,唯是風雲之狀。世俗以此相高,朝廷據茲擢士。祿利之路既開,愛尚之情愈篤。於是里童昏,貴遊總丱,未窺六甲,先製五言。至如羲皇、舜、禹之典,伊、傅、周、孔之說,不復關心,何嘗入耳。以傲誕為清虛,以緣情為勳績,指儒素為古拙,用詞賦為君子。故文筆日繁,其政日亂,良由棄大聖之軌模,構無用以為用也。損本逐末,流遍華壤,遞相師祖,久而愈扇。 〔注解〕 (1) 積案:堆滿几案。案,長桌。〔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北...
借交報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身代人報仇。《史記.卷一二九.貨殖傳》:「其在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姦,掘冢鑄幣,任俠并兼,借交報仇,篡逐幽隱,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騖者,其實皆為財用耳。」也作「借客報仇」。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