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夜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夜深。唐.杜甫〈羌村〉詩三首之一:「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宋.陸游〈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詩〉:「歲晚酒邊身老大,夜闌枕畔書縱橫。」
惺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清醒。宋.陸游〈不寐〉詩:「困睫日中常欲閉,夜闌枕上卻惺惺。」
耿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輾轉反側,不得入眠的樣子。《詩經.邶風.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目睜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禎少年,未有配偶,今者仰覿靈姿,願為廟中掃除之隸,神其鑒乎!」既舍爵,乃歸。其夕1>,夏侯生惝恍2>不寐,若為陰靈所中。其僕來告,余走視之,則目瞪口噤3>不能言矣。余謂曰:「得非女靈乎?」禛頷焉。余命吏載楮鏹,潔尊席而禱……奠訖,夏侯生康豫如故。 〔注解〕 (1) 夕:夜晚。 (2) 惝恍:音ㄔㄤˇ ㄏㄨㄤˇ,迷糊不清的樣子。 (3) 噤:音ㄐ|ㄣˋ,閉嘴不能言語。
隱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深憂。《詩經.邶風.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楚辭.嚴忌.哀時命》:「夜烱烱而不寐兮,懷隱憂而歷茲。」也作「殷憂」。
通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晚上到天亮、徹夜。《三國志.卷六四.吳書.諸葛滕二孫濮陽傳.滕胤》:「胤白日接賓客,夜省文書,或通曉不寐。」
以沫相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溼。 ◎2《莊子.天運》孔子見老聃而語仁義。老聃曰:「夫播糠眯目﹐則天地四方易位矣;蚊虻噆膚,則通昔不寐矣。夫仁義憯然乃憤吾心,亂莫大焉。吾子使天下无失其朴,吾子亦放風而動,總德而立矣,又奚傑然若負建鼓而求亡子者邪?夫鵠不日浴而白,烏不日黔而黑。黑白之朴,不足以為辯;名譽之觀,不足以為廣。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車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車輛駛過後所留下的痕跡。宋.陸游〈冬夜不寐至四鼓起作此〉詩:「秦吳萬里車轍遍,重到故鄉如隔生。」
炯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張目不眠。三國魏.陳琳〈止欲賦〉:「宵炯炯以不寐,晝舍食而忘飢。」
龔自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官僚文士的寬恕,他的愁苦是沒人知道的。實際情況是“欹斜謔浪震四坐,即此難免群公真”(《十月廿夜大風不寐……》);是“苦不合時宜,身名坐枯槁”(《乞糴保陽》)。這種“狂客”在當時雖不是個別的,但他卻是最突出的。“一山突起丘陵妒,萬籟無言帝座靈”(《夜坐》):清醒的、有志氣的人被排斥著,被嘲笑著,而天下是死寂的。“秋氣不移堂內燕,夕陽還戀路旁鴉”(《逆旅題壁……》):天下雖然面臨著“秋氣”的侵襲,夕陽西下,暮靄沈沈的情景,而庸俗的官僚士流社會還是醉生夢死,安然自若。他們不知道“四海變秋氣,一室難為春”,整個統治階級必然全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