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遊戲人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玩世不恭
厚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愛。《韓非子.六反》:「故母厚愛處,子多敗,推愛也。」《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我弟兄是寒士,蒙雲峰先生厚愛,凡事不恭,但望恕罪。」
老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道家始祖李耳的別名。參見「李耳」條。
2.書名。春秋時老聃撰,分上下篇。闡述道、德的意義。也稱為「道德經」、「道德真經」。
1.我。自稱之詞。《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此丞、掾之任,何足相煩,頗哀老子,使得遨游。」宋.蘇軾〈青玉案.三年枕上吳中路〉詞:「莫驚鷗鷺,四橋盡是,老子經行處。」也稱為「老頭子」。
2.老翁。元.無名氏《延安府》第一折:「他連聲兒短嘆長吁,這老子有甚麼冤屈,大叫高呼?」《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鬧禁魂張》:「眾人入去喫茶,一個老子上灶點茶。」也稱為「老頭」、「老頭子」、「老頭兒」、「老兒」。
3.父親。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一:「予在南鄭,見西陲俚俗謂父曰:『老子』。雖年十七八,有子,亦稱老子。」《文明小史》第三○回:「且說他帶來的兩個家人,一個就是申福,他老子已經薦到許州當稿案去了。」也稱為「老頭兒」、「老兒」。
作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做客人。《文明小史》第二七回:「濟川謙道:『我們作客的人,衣帽不便,實不恭之至,表兄也好寬衣了。』」
受之有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受別人的饋贈,而感到承受不起。《文明小史》第五九回:「不怕輸,只管來。但是我卻之不恭,受之有愧。」
恥居人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地位不如人為恥。宋〈陳亮謝曾察院啟〉:「伏念某本無他長,恥居人下。常想英豪之行事,隨乃塵凡,頗知聖賢之用心,雜之泥滓。」《東周列國志》第六七回:「圍乃共王之庶子,年齒最長,為人桀驁不恭,恥居人下,恃其才器,陰畜不臣之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收斂、收取。《禮記.曲禮上》:「以箕自鄉而扱之。」漢.鄭玄.注:「扱,謂收糞時也。箕去棄物以鄉尊者則不恭。」
拔本塞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樹根。原,水源。拔本塞原指拔掉樹木的根,堵住水的源頭。語出《左傳.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猶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謀主也。伯父若裂冠毀冕,拔本塞原,專棄謀主,雖戎狄,其何有余一人?」後比喻毀棄根本。《晉書.卷六七.郗鑒傳》:「賊臣祖約、蘇峻不恭天命,不畏王誅……拔本塞原,殘害忠良,禍虐蒸黎,使天地神祇靡所依歸。」亦可引申為正本清源、從根本做起。也作「拔本塞源」。
不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謙恭、不恭敬。《荀子.子道》:「意者身不敬與,辭不遜與,色不順與。」《三國演義》第七四回:「前部先鋒龐德,軍前抬一木櫬,口出不遜之言,誓欲與將軍決一死戰。」
恕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諒罪過。《三國演義》第二二回:「小弟張飛誤有冒瀆,望乞恕罪。」《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我弟兄是寒士,蒙雲峰先生厚愛,凡事不恭,但望恕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