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3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輕舉妄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行為不慎,舉止輕浮。《三國演義》第一○六回:「主公宜避凶就吉,不可輕舉妄動。」《鏡花緣》第八十四回:「真是輕舉妄動,亂鬧一陣了!」
芻蕘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辨析7 來源 釋義芻:餵牲口的草,割草。蕘:柴,打柴。  本句成語之意為:割草打柴人的話。 出處詩經、大雅、板:[先民有言,詢於芻蕘。] 用法原用以指山野百姓的見解,後也用做自己意見的謙詞。 例句明。馮夢龍、清。蔡元放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六回:[芻蕘之言,聖人擇焉。主公新立,正宜捐棄小忿,廣納忠言。] 同義野人獻曝 辨析蕘,不要讀成ㄧㄠˊ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談天說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無所不談。形容人知識豐富,能廣泛談論各種事情。元.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折:「此時人物也是個英雄,豪氣長虹,往常時談天說地語如鐘,我只為咱主公,做啞妝聾。」也作「談天論地」、「譚天說地」、「說地談天」。
傳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傳達、遞送。《三國演義》第一一九回:「主公軟監諸將在內,水食不便,可令一人往來傳遞。」《紅樓夢》第六二回:「快罰他,又在那裡私相傳遞呢。」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辦事猶豫不決,反遭受禍害牽累。《史記.卷五二.齊悼惠王世家》:「嗟乎!道家之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乃是也。」《東周列國志》第四回:「主公豈不聞周公誅管蔡之事乎?『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望早早決計。」
欺人太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欺凌他人,到了使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元.鄭廷玉《楚昭公》第四折:「主公著他做了盟府,又與他一口寶劍,筵前舉鼎,欺人太甚。」
可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令人感到羞恥。《三國演義》第四四回:「今主公聽謀士之言,欲降曹操,此真可恥可惜之事!」《文明小史》第二六回:「做中國人的奴隸固是可恥,做外國人的奴隸可恥更甚。」
腹背受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7.《東周列國志》第四回:「主公從廩延一路殺來,腹背受敵,太叔雖有沖天之翼,能飛去乎?」
計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較量、爭論。《三國演義》第七一回:「我與你都一般為主公出力,何必計較?」《金瓶梅》第七回:「你老人家忒多心,那裡這等計較!」
神出鬼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三國演義》第五五回:「孔明分付三個錦囊與我,教我一到南徐,開第一個;住到年終,開第二個;臨到危急無路之時,開第三個:於內有神出鬼沒之計,可保主公回家。」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