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開布誠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開誠布公」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諸葛亮是三國時蜀國的政治家兼軍事家。東漢末年,他隱居耕讀,劉備聽說他的才能,於是三顧茅廬,登門請求諸葛亮出來從政。諸葛亮執政期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陳壽在《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對諸葛亮非常推崇,他讚揚諸葛亮在當丞相時,能夠「開誠心,布公道」,以真心對待部屬,處事大公無私,所以受到大家的愛戴。即便他「用法嚴峻」,但人民雖畏懼卻沒有怨言。軍政大權都操在他的手中,但後主對他絲毫不疑。因此,陳壽認為他是跟管仲、蕭何差不多的人物。後來「開誠布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誠意待人,坦白無私。
另眼看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樓中,本來和公子李彥直訂親,卻因為被丞相伯顏強佔,後又遭丞相夫人妒忌,轉獻給太后,做為公主的侍女。公主對她「另眼看待」,要她作貼身丫環,幫忙梳妝,張氏卻每天愁眉深鎖。在公主詢問下,張氏才說出自己的身世遭遇。這裡的「另眼看待」也是表示看重的意思。後代通行的用法為「另眼相看」,亦作「另眼看待」、「另眼相待」,被用來形容以特別的眼光或態度相待,以示重視或歧視。
盜憎主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盜賊憎恨物主對己設立防禦,以致不能獲得財物。後即以此比喻姦邪者怨恨正直的人。《左傳.成公十五年》:「初伯宗每朝,其妻必戒之曰:『盜憎主人,民惡其上,子好直言,必及於難。』」《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而囂自挾姦心,盜憎主人,怨毒之情,遂歸於臣。」也作「盜怨主人」。
龐安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宋蘄州(今湖北省)蘄水人,字安常;神宗、哲宗年間名醫。著有《難經辨》、《主對集》、《本草補遺》等書。對中國醫術藥性的瞭解有重大的貢獻。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