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797.91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重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重要的地方。《孫子.九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為重地。」《三國演義》第四一回:「江陵乃荊襄重地,錢糧極廣。」
常山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神話傳說中會稽常山一種首尾互相救應的蛇。這種蛇擊其頭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腰則首尾並至,名為率然。《孫子.九地》:「故善用兵,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古代兵學家取效其反應迅捷,而演成陣勢。唐.薛逢〈上前易定盧尚書啟〉:「遂使常山蛇陣,翻成干戚之文,易水劍歌,遽變鹿鳴之奏。」
重睹天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脫離黑暗,重見光明。比喻受壓迫的人得到自由,被冤屈的人得到伸雪。《聊齋志異.卷一○.龍飛相公》:「如有萬分之一,此即何難。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也作「重見天日」。
剛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強弱。《孫子.九地》:「剛柔皆得,地之理也。」宋.王晳.注:「剛柔,猶強弱也。」《西遊記》第五三回:「咬牙爭勝負,切齒定剛柔。」
率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蛇。《孫子.九地》:「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亦比喻前後相呼應。《晉書.卷七三.庾龢傳》:「若窮寇慮逼,送死一決,東西互出,首尾俱進,則廩糧有抄截之患,遠略乏率然之勢。」
埋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車輪埋於地下,以示堅守。《孫子.九地》:「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
焚舟破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燒毀船隻,打破鍋子。表示後無退路,示必死之決心。引申為做事果決、義無反顧。《孫子.九地》:「焚舟破釜,若驅群羊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南朝宋.顏峻〈為世祖檄京邑〉:「相尋就路,支軍別統,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蕪湖,八據雲陽。」
捨近即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近處而謀求遠地。比喻迂拙而不切實際。《孫子.九地》:「易其居,迂其途」句下唐.杜牧.注:「易其居,去安從危;迂其途,捨近即遠。」也作「舍近謀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