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194.8301 ms
共 8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吸熱反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學反應之進行,需由外界供給能量才能進行者,稱為「吸熱反應」。如植物將二氧化碳及水合成醣時,需要太陽能;若沒有太陽能,則二氧化碳和水無法合成醣,故光合作用就是一種吸熱反應。一般而言,細胞內物質的合成作用都是吸熱反應。
|
能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其實生物能源就是對太陽光的間接利用。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藉著光合作用,以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做為原料來來合成自己的身體。當人類將植物作為能源燃燒時,植物身體所含有的碳原子,又變成了二氧化碳,排放到了大氣中。(註1) 能源危機(註2)1. 我們現在生活生使用的最多的能量,大部分來自化石能源(由遠古時代生物的殘骸埋葬在抵地下,經過數百萬年形成的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氣等),但依據科學家估計,石油應該只能再用約40幾年,煤可再使用兩百多年...
|
太陽輻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陽向四周放射的電磁波和粒子。地球大氣上界所接受的太陽輻射量隨時間和地點而有不同,尤其與太陽表面的黑子活動強弱有關。太陽輻射在穿越地球大氣層時,會被大氣中的臭氧、二氧化碳、水氣所吸收。其在地球上的分布為決定各種天氣變化的主因。
|
跳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寄生昆蟲。跳蚤的成年的跳蚤對溫度相當敏感,跳蚤短小的觸角可以感知路過哺乳類動物或鳥類的體溫或是呼出的二氧化碳,也因為跳蚤獨特的身體構造,所以使牠們可以從這個寄主身上跳到另一個寄主身上,在起跳以前,動物身上的肌肉給了跳蚤頭部的蛋白質一個壓力,使跳蚤就能像彈簧一樣跳到空中,是十分少見的跳躍機制。(註1)2. 當然也因為跳蚤會吸食動物的血液,卻不會使寄生動物死亡,所以常常很多蚤類都是疾病的傳播者。幼蟲則是食腐性昆蟲,牠們吃寄主乾涸的血液、成蟲的排泄物和一些碎屑。中世紀的歐洲,就曾經因為鼠蚤攜帶的細菌而引發鼠疫。(註2)3. 跳...
|
呼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生物體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英文為respiration。
|
空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包圍地球表面的氣體。主要成分是氮和氧,還有極少量的氦、氖、氬、氪等惰性元素和水蒸氣、二氧化碳、微生物、雜質等。
|
排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物把體內無用的物質排出體外的機制。如動物由肺部呼出二氧化碳,由腎臟和汗腺排出尿、汗,以及植物將多餘水分和礦物質排出體外,皆稱為「排泄」。清.楊鞏《中外農學合編.卷一一.蠶類.飼育.畱種.附外洋法》:「將雌蛾另置箔内,稍振動之,使尿液排泄淨盡,乃取而勻置種紙上,使之產卵。」清.孫寳瑄《忘山廬日記》:「水之益人也,非徒療渴而已。……作用既畢,由肺臟及皮膚之毛孔排泄水蒸氣而出之。」
|
倍比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果兩種元素可以結合成數種化合物,則在這些化合物中,把甲元素的質量固定,則乙元素彼此的質量互成簡單的整數比。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把碳的質量固定,氧質量的比例為一比二。
|
有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與生物體有關或來自生物體的物質。今指含有碳原子的化合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及某些碳化合物除外。
|
沼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煤礦或沼澤汙泥中埋藏的植物體發酵腐敗所生成的氣體。無色、無味、無臭,主要成分為甲烷,與空氣混合,觸火即爆裂,燃燒後變成二氧化碳和水,並放出熱能。可為燃料或化工原料。也稱為「坑氣」。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