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676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和衷協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和衷共濟」之典源,提供參考。 1、「和衷」:《書經.皋陶謨》天敘有典,敕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1>協恭,和衷2>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 〔注解〕 (1) 同寅:同僚,共事的官吏。寅,音|ㄣˊ。 (2) 和衷:同心。 2、「共濟」:《國語.魯語下》諸侯伐秦,及涇莫濟。晉叔向見叔孫穆子曰:「諸侯謂秦不恭而討之,及涇而止,於秦何益?」穆子曰:「豹之業,及〈匏有苦葉〉矣,不知其他。」叔向退,召舟虞與司馬,曰:「夫苦匏1>不材於人2>,共3>濟4>而已。魯叔孫賦〈匏有苦葉〉,必將涉矣。具舟除隧,不共有法。」是行也,魯人以莒人先濟,諸侯從之。...
禮不下庶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社會的一種執禮觀念,不要求平民百姓講究禮儀。《禮記.曲禮上》:「禮不下庶人。」唐.孔穎達.正義:「庶人貧,無物為禮,又分地是務,不服燕飲,故此禮不下與庶人行也。」《孔子家語.卷七.五刑解》:「所謂禮不下庶人者,以庶人遽其事而不能充禮,故不責之備禮也。」
因公假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僭,刑不濫,與其不得已,寧僭不濫。故唐堯著典,『眚災肆赦』;周公作戒,『勿誤庶獄』;伯夷之典,『惟敬五刑,以成三德』。由此言之,聖賢之政,以刑罰為首。往者斷獄嚴明,所以威懲姦慝,姦慝既平,必宜濟之以寬。陛下即位,率由此義,數詔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執事,未悉奉承,典刑用法,猶尚深刻。斷獄者急於篣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於詆欺放濫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縱威福。■《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臣聞君不稽古,無以承天;臣不述舊,無以奉君。昔堯殂之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堯於羹。斯所謂聿追來孝,不失臣子之節者。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閒近戚,自隆支黨。至於表舉薦達,例皆門徒;及所辟召,...
宮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男子去勢、女子幽閉的刑罰,與墨、劓、剕、大辟並稱五刑。《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行莫醜於辱先,詬莫大於宮刑。」也稱為「腐刑」。
因公行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僭,刑不濫,與其不得已,寧僭不濫。故唐堯著典,『眚災肆赦』;周公作戒,『勿誤庶獄』;伯夷之典,『惟敬五刑,以成三德』。由此言之,聖賢之政,以刑罰為首。往者斷獄嚴明,所以威懲姦慝,姦慝既平,必宜濟之以寬。陛下即位,率由此義,數詔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執事,未悉奉承,典刑用法,猶尚深刻。斷獄者急於篣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於詆欺放濫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縱威福。■《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臣聞君不稽古,無以承天;臣不述舊,無以奉君。昔堯殂之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堯於羹。斯所謂聿追來孝,不失臣子之節者。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閒近戚,自隆支黨。至於表舉薦達,例皆門徒;及所辟召,...
一成不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一成不變」之典源,提供參考。 《禮記.王制》凡聽五刑之訟,必原父子之親,立君臣之義,以權之;意論輕重之序,慎測淺深之量,以別之;悉其聰明,致其忠愛,以盡之。疑獄,汜與眾共之,眾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成獄辭,史以獄成告於正;正聽之,正以獄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聽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獄之成告於王;王命三公參聽之,三公以獄之成告於王。王三又1>, 然後制刑。凡作刑罰,輕無赦2>。刑者,侀3>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變,故君子盡心焉。 〔注解〕 (1) 三又:「又」通「宥」,「三又」即「三宥」。有三件事情可以寬免其罪,一曰不識,二曰過失,三曰遺忘。 (2) 輕無赦:觸犯刑罰,雖...
假公營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僭,刑不濫,與其不得已,寧僭不濫。故唐堯著典,『眚災肆赦』;周公作戒,『勿誤庶獄』;伯夷之典,『惟敬五刑,以成三德』。由此言之,聖賢之政,以刑罰為首。往者斷獄嚴明,所以威懲姦慝,姦慝既平,必宜濟之以寬。陛下即位,率由此義,數詔群僚,弘崇晏晏。而有司執事,未悉奉承,典刑用法,猶尚深刻。斷獄者急於篣格酷烈之痛,執憲者煩於詆欺放濫之文,或因公行私,逞縱威福。■《後漢書.卷六三.李杜列傳.李固》臣聞君不稽古,無以承天;臣不述舊,無以奉君。昔堯殂之後,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堯於羹。斯所謂聿追來孝,不失臣子之節者。太尉李固,因公假私,依正行邪,離閒近戚,自隆支黨。至於表舉薦達,例皆門徒;及所辟召,...
牽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牽拉。《孔子家語.卷七.五刑解》:「大夫之罪,其在五刑之域者,聞而譴發,則白冠釐纓,盤水加劍,造乎闕而自請罪,君不使有司執縛牽掣而加之也。」
墨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五刑之一。指在罪輕者前額刺字,並染上墨色顏料。《書經.伊訓》:「臣下不匡,其刑墨,具訓于蒙土。」漢.孔安國.傳:「臣不正君,服墨刑,鑿其額,涅以墨。」
畫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古代在罪人所穿的衣服上畫五刑的圖象,以示警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