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祁奚之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時,晉國大夫祁奚,告老還家,晉侯問誰可繼任其職,祁奚先推舉其仇家解狐,後又推薦其子祁午。典出《左傳.襄公三年》。後比喻選賢舉能,不以外仇內親為顧忌,有德有才者皆可薦舉。唐.姚崇〈答張九齡書〉:「歷官三朝,年逾一紀,凡所稱薦,罕避嫌疑,實有祁奚之舉。」也作「祁奚薦仇」、「祁奚舉午」。
方孝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甘露》二詩,甚合上意。賜宴時,太祖朱元璋有意使人欹斜幾具,試其為人,方孝儒正之而後坐。三十一歲時,仇家于叔爭訟,詞連孝儒,官府籍其家,械押至京問罪。朱元璋見孝儒名,特名釋放,洪武二十五年,再次受薦,授漢中府學教授,深為蜀獻王賞識,聘為世子師。洪武三十一年,朱允繼位,召孝儒入京,任翰林侍講學士。次年,值文淵閣,尊師以禮,帝讀書有疑,即召講解。凡國家大事,命孝儒就坐前批答,時宮中纂修《太祖實錄》及《類要》,孝儒任副總裁。後調文學博士,奉命與董倫、高遜志等主持京考。=著作=著有《遜志齋集》一書。=思想觀點=由於他調和了道學家...
怨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仇家。《史記.卷八九.張耳陳餘傳》:「貫高怨家知其謀,乃上變告之。於是上皆井逮捕趙王、貫高等。」《抱扑子.外篇.詰鮑》:「伯柳達讎人,解狐薦怨家。」
親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親人。如兄弟、父母、妻子等。《三國演義》第八八回:「丞相若肯放我弟兄回去,收拾家下親丁,和丞相大戰一場。」《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且說那仇家是何等樣人,姓甚?名誰?有甚家事?拿了時,可有親丁出來打官司告狀的麼?」也稱為「親類」。
以血償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仇敵的血來償還血債。比喻採取激烈的手段報復。如:「數十年來的國仇家恨,固然令人切齒拊膺,但是以血償血,冤冤相報,畢竟不合中庸之道。」也作「以血洗血」。
隱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藏匿。如:「他為了躲避仇家,已隱慝多年。」
柳敬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587~1670?)名逢春,秦州人。明末著名的說書人。本姓曹,為避仇家而流落江湖,休於柳下,改姓柳。曾入左良玉幕府,良玉敗,又遊松江馬提督軍中,終不得志。善說書,使人駐足聆聽,樂而忘倦。
翻把恩人當仇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來是恩人,到後來卻把他當成仇敵。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全不似管鮑分金,倒做了孫龐刖足,把恩人變做仇家,將客僧翻為寺主。」
大紅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長篇彈詞。有海公大紅袍和福壽大紅袍兩種。敘述海瑞任南直隸御史時,為鄒應龍之子主持正義,使之免受仇家陷害的故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