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3.757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趙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瓶瓜子金,又違法從秦隴買來木材營建官邸。開寶六年(973年)六月,雷有鄰告趙普庇護政事堂官員受賄作弊,宋太祖大怒。八月,趙普罷相,出為河陽(孟州,今河南孟縣南)三城節度使。開寶九年十月,趙光義在宦官王繼恩的策應下,夜入皇宮,“燭影斧聲|斧聲燭影”,宋太祖暴卒。開寶十年三月,趙普自河陽入朝,升太子少保留京城奉朝請。 第二次拜相太平興國二年(977年)三月,升任太子太保,繼遷太子少保。太平興國六年(981年)編造“金匱之盟”,解決宋太宗繼位的合法性問題,宋太宗很是感激,召見趙普說:“人誰無過,朕不待五十已盡知四十九年非矣...
公正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公無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公無私」原作「至公無私」。管子,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為法家始祖。《管子.形勢解》中提到,風、雨對人都是一視同仁,不會因為貴賤美惡,而有大小強弱的分別,所以說風雨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特定的喜好,因此是「至公無私」的。後來「大公無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秉公處理,毫無偏私。出現「大公無私」的書證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這種賭法,倒是大公無私,不能作弊的。」
至公無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公無私」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公無私」原作「至公無私」。管子,字仲,春秋齊國潁上人,為法家始祖。《管子.形勢解》中提到,風、雨對人都是一視同仁,不會因為貴賤美惡,而有大小強弱的分別,所以說風雨沒有固定的方向或特定的喜好,因此是「至公無私」的。後來「大公無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秉公處理,毫無偏私。出現「大公無私」的書證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一回:「這種賭法,倒是大公無私,不能作弊的。」
難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不光榮、不名譽。如:「考試憑真本領,不能作弊,否則被逮著了,多難看啊!」
舞弄文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家明明知道他是在強詞奪理,也無法使他屈服。後來「舞文弄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玩弄法條作弊,敗壞法紀。(二)文、墨,又可指文筆。所以「舞文弄墨」可用來比喻賣弄筆墨文辭。《三國演義》第四三回敘述孔明應魯肅的邀請來到柴桑郡見孫權,想說服孫權和劉備合作,共同對抗曹操的百萬大軍。在還沒見到孫權之前,先遭到孫權的臣子張昭嚴畯等人的質問。其中嚴畯問孔明研究什麼經文典籍?孔明直言讀書時只知摘錄漂亮詞句,而不深入研究,思想陳腐不合時宜的儒生,是無法振興國家成就事業的。況且古時候的伊尹、姜子牙等人,都有匡扶天下的才能,也沒聽說他們一生中研究過什麼經文典籍,難道也要他們效法那些書生志得意滿於筆硯之間...
小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考試作弊用的小紙條。後用來泛稱抄寫各種訊息,以方便攜帶、閱讀的小紙片。
通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串通勾結。《福惠全書.卷三.蒞任部.查交代》:「內外通同,作弊侵漁。」
弊衣簞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破舊的衣服,吃簡單、粗糙的食物。形容生活儉樸。《周書.卷四五.儒林傳.史臣曰》:「達則不過傳講訓冑,窮則終於弊衣簞食。」也作「弊衣疏食」。
學校是一種中產階級機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tion)。 舉例大部分的美國班級的運作有一個假定,就是兒童應該是自己做自己的作業,幫助他人通常就是作弊。老師預期學生會為成績、為獲得老師的注意和讚美、以及為其他的獎賞而競爭。競爭和個別工作(individual wrok)這兩種價值是大部分中產階級家庭從小就灌輸的。但是,來自下層階級白人家庭的學生和許多來自其他族群背景的學生,就比中產階級歐裔美國人學生不願意競爭,而較喜歡與同儕合作。這些學生從小就學會依靠他們的社區、朋友和家庭。他們常幫助他們,也常接受他人幫助。不出,有研究發現,合作導向的學習用合作方式來學習,效果最佳...
移手上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著回答說:「我不敵王子圍,就敗下陣來了。」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上下其手」,用來比喻玩弄手段,暗中作弊。亦用來形容帶有邪念,不禮貌地觸摸他人身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