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2.002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名不虛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此說「名不虛矣」!典源又見《史記.卷一二四.遊俠傳.序》,內容則是表述自漢朝建立以來,有不少知名的俠義之士,像朱家、田仲、王公等人,他們雖然經常違背法律的規範,但因為廉節、有義氣,又懂得謙讓,因而贏得世人的稱頌,絕非空有其名,所以值得為他們立傳。文中也用了「名不虛立」之語。後來「名不虛傳」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名聲與實際相符,而非徒有虛名。
豪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俠義之人互相稱舉。《史記.卷七七.魏公子傳》:「平原君之游,徒豪舉耳,不求士也。」
羅曼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富有浪漫色彩的戀愛故事或驚險故事。由英語romance翻譯得名。原指取材自上古或中世紀傳說的小說,這些作品充滿中世紀騎士的神奇事蹟、俠義氣概和風流韻事,後成為一般傳奇小說、戀愛故事的代稱,或指稱某人的戀愛經過。也譯作「羅曼司」、「羅曼斯」。
聞雞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聞雞起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據《晉書.卷六二.祖逖列傳》載,晉代的祖逖,性格豪邁,為人俠義。當時國家情勢內憂外患,祖逖立志要為國家盡力,平定動亂。他與好朋友劉琨一起在司州任職,志向相同,兩人便住在一起,相互砥礪。有一回,祖逖在半夜時聽到雞啼聲,雖然天還沒亮,但他驚覺時間相當寶貴,應該好好把握,就踢醒睡在一旁劉琨說:「聽到雞叫聲了嗎?我們得趕快起床,把握時間練武吧!」於是兩人無懼夜裡的涼意,到院子裡舞劍鍛鍊身體,每天都不間斷,練就了一身好武藝。後來祖逖受到皇帝的賞識,被任命為大將軍,帶兵平定動亂,收復許多失土,一償報效國家的心願。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聞雞起舞」,用來比喻把握時機...
三俠五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係清人根據曲藝藝人石玉崑之唱本改編而成,一百二十回,原名忠烈俠義傳。敘貍貓換太子、包公斷案及三俠五鼠等故事。
杭州評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流行於杭州、紹興等地的說書藝術。表演者一人,只說不唱,使用手帕、扇子、醒木板等道具。多以當地方言演述歷史、俠義、神怪等故事。
菩提達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梵語Bodhidharma的音譯。中國禪宗初祖。南印度人種姓不詳,出家後傾心於大乘佛法。來華時間有三說:一說南朝宋末;一說梁武帝普通元年;另說大通元年,到達廣州,後至北魏,所到之處,以禪法教人。遊嵩山少林寺,在那兒獨自修習禪定,時人稱為「壁觀婆羅門」。以二入四行為修行的方法。達摩的事蹟,隨著禪宗的發展,漸趨神異,並成為中國畫家所愛的畫題。在通俗俠義小說中,菩提達摩也成了少林武功的創始者。
俠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崇尚俠義之氣的盜賊。如:「傳說中劫富濟貧的廖添丁是人人稱誇的俠盜。」
豪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豪放俠義之士。宋.陸游〈大雪歌〉:「虯鬚豪客狐白裘,夜來醉眠寶釵樓。」
武俠小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描寫武林人物、俠義故事的小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