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2.339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節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繫於竿首的犛牛尾,為天子賜給使者的信物。《漢書.卷五四.蘇建傳》:「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
節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符節及斧鉞。古代出兵征討時,天子授給大將以示威信的信物
金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宋朝驛傳中有金字牌急腳遞,以木牌朱漆金字,望之者無不避路,日行五百餘里。有軍前機速處分,則自御前發下,稱為「金牌」。見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一一.官政一》。後金牌指皇帝發給官員以示其職權,或使其可便利行事的信物。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老夫身居臺省,職掌刑名,勢劍金牌,威權萬里。」
表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紀念品、信物。元.喬吉《金錢記》第一折:「只有開元通寶金錢五十文,與他為表記。」《清平山堂話本.戒指兒記》:「他這等害病還帶著這個東西,況又不是男子帶的戒指,必定是婦女的表記。」
剖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剖分信符。漢朝封功臣時,將作為信物的符節,剖分為二,一分交給受封者保存。《漢書.卷一.高帝紀下》:「甲申,始剖符封功臣曹參等為通侯。」《文選.司馬相如.喻巴蜀檄》:「故有剖符之封,析珪而爵。」
指腹割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古代的婚俗。雙方父母為腹中嬰兒預訂婚約,割下衣衿,互相交換,以為信物。《元史.卷一○三.刑法志二》:「諸男女議婚,有以指腹割衿為定者,禁之。」也作「指腹裁襟」。
破鏡重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團圓,他把一面銅鏡分為兩半,一人保存一半,並約定每年的元宵節將破鏡拿到京城的市場去賣,當作兩人相見的信物。後來陳滅亡,兩人果然在戰亂中失散。徐德言照約定帶著半面銅鏡,在元宵節的時候到京城的市場叫賣。雖然他沒有見到樂昌公主,卻發現有一個僕役也在叫賣破銅鏡。徐德言款待他到自己住的地方,又拿自己的破鏡出來相合,果然是樂昌公主的半面破鏡。他才知道,原來樂昌公主已經成為隋朝功臣越國公楊素的寵妾。他很傷心,便在樂昌公主的那面破鏡上題了一首詩,意思是說雖然夫妻都還活著,卻再也無法團聚了。樂昌公主看了詩以後非常難過,再也不肯吃東西。楊素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感動,就讓樂昌公主回到徐德言身邊,這對夫妻終於能夠重...
對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互相交換。如:「對換信物」、「對換位子」。
芮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們無法直接認知物理世界中的任何事物是荒膠的。何根漢把芮德的觀點作了摘要性的說明:芮德說因為所有的人相信物理現實的存在,它必須雄在。他說「全人類不可能犯錯,而且也不能違背時代的智慧。」芮德說:如果休謨的邏輯使他下結論說我們從未認知物理世界,則休謨的邏輯有點毛病。我們能相信我們對物理世界的印象,因為它提供如是做的「常識」。我們自然地具有處理世界以及賦予意義的能力。如果推理否定這些能力或物理世界,必然是錯誤的。如果我們否定我們的感覺能準確代表物理現實此項事實,我們的生活將會像什麼,芮德舉例說明:「我決心不相信我的感覺。我對著牆...
盟山誓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海誓山盟」。見「海誓山盟」條。01.元.王德信〈四塊玉.信物存套.採茶歌〉曲:「他若是背義忘恩尋罪責,我將這盟山誓海說的明白。」02.明.張四維《雙烈記》第三齣:「人似玉,貌如花,盟山誓海作生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