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363.1432 ms
共 10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偷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繁忙中抽出空暇。唐.白居易〈歲假內命酒贈周判官蕭協律〉詩:「聞健此時相勸醉,偷閒何處共尋春。」
2.偷懶。《紅樓夢》第一四回:「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這纔知道鳳姐利害,眾人不敢偷閒。」
|
小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竊賊。如:「他們合力將小偷抓住,送進派出所。」
|
偷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偷看。如:「他躲在圍牆裡偷窺過往的行人。」
|
細時偷針,大來偷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時候偷針,如未及時制止矯正,長大後就會更大膽的去偷金子。喻小時候就要注意教養,否則長大後會變成歹人。例:細時偷針,大來偷金。細人仔偷糖仔乜做毋得做。(小時候偷針,大了偷金子。小孩偷糖果也不可以做。)
|
偷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中行動不使人察覺。如:「他聽到腳步聲,就偷偷的從後門溜走了。」也作「偷偷兒」。
|
偷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趁對方防備鬆懈或疏失時,突然發動攻擊。如:「我方趁黑夜掩護,偷襲敵軍陣地。」
|
偷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苟且求生。《文選.李陵.答蘇武書》:「子卿視陵,豈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也作「偷活」。
|
偷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貪圖眼前的安逸,不顧將來可能發生的危難。三國魏.鍾會〈移蜀將吏士民檄〉:「若偷安旦夕,迷而不返,大兵一放,玉石俱碎。」《紅樓夢》第四五回:「探春道:『你雖不會作,也不要你作,你只監察著我們裡頭有偷安怠惰的,該怎麼樣罰他就是了。』」
|
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說明教育的重要,指若是縱容小孩子的小錯誤,會使其養成惡習,長大後會更為變本加厲。
|
韓壽偷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韓壽與大臣賈充之女賈午私通,賈午以晉武帝賜賈充的外國奇香偷贈韓壽的故事。見《晉書.卷四○.賈充傳》。後用來比喻男女暗中通情。明.沈鯨《雙珠記》第一一齣:「不但偷鈴,韓壽偷香,方法也是我教他的。」也作「韓壽分香」。
|
![]() |
貓頭鷹博士